美國衛生部長阿薩爾(Alex Azar)將於今(9)日傍晚率團抵台訪問,此行是台美自1979年斷交以來,美方訪台的最高層級內閣官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979至今已41年,這段時間內台美關係起伏跌宕;1978年12月15日,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為了推動「聯中抗蘇」的外交策略,宣布1978年1月1日正式與中華民國斷交,並和中華人民共和建交。不過,斷交的幾個月後,美國會參、眾兩院也通過了《台灣關係法》,由卡特在1979年4月10日簽署生效,成為台美斷交後,兩國之間發展的基礎。

《台灣關係法》中明定,美國政策包含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維持台海現狀,維持美台商業及文化關係、保障人權與台灣安全,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未來的作為,均會威脅太平洋和平與安全,美國將嚴重關切,以及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等;也因為《台灣關係法》維持了台美間40多年來的關係,但這樣的關係並不穩定,也與美國由哪個政黨執政息息相關,外徑一般認為共和黨較友台、民主黨則比較親中。

1995年,美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在美國國會的施壓下,同意李登輝以私人行程名義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也讓李登輝成為第一位進入美國的中華民國現任元首,亦是台美斷交後首位訪美的現任元首。不過也因此導致兩岸關係緊張,並演變為「台海飛彈危機」。期間,美國曾派遣航空母艦巡弋台海,因應可能的軍事衝突。

柯林頓在1998年訪問中國時,提出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以及台灣不應加入任何須以國家名義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等對台「三不」政策,成為美國至今的對台立場。接著上任的小布希甫上任時,就宣布多項對台軍售,包括潛艦、反潛機等,讓台美關係逐漸升溫,不過因為時任總統陳水扁的兩岸論述從「四不一沒有」成了「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不但讓兩岸情勢緊張,也引來台美關係的低潮。

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改善,美台關係也逐漸有了起色;由於2012年7月間因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入台灣市場,隨後美國也宣布台灣在2012年11月1日免簽證計劃,而中斷5年的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也於2013年3月復談。

蔡英文在2016年重拾執政後,川普(Donald Trump)也在同年底贏得美國總統大選;12月2日蔡英文與「總統當選人」川普熱線通話10分多鐘,除了祝賀川普當選總統外,也就政治、經濟、安全和亞洲區域情勢進行交換意見,也成了史上第一次美國候任總統與中華民國總統直接進行通話。

近年來,美國參、眾兩院提出、通過了不少友台法案與決議;其中2018年國會一致通過《台灣旅行法》內提到允許美國高級官員前往台灣,反之亦然,旨在促進台美之間高層級的實質互訪交流,並由川普在同年3月16日簽署後生效,也成了蔡英文口中「現在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