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自己轉傳或收到的是「真新聞」還是「假新聞」?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主任蕭宏祺最近彙整哈佛、牛津、麻省理工學院、西北大學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假新聞」、「假口碑」的轉傳率,竟然比一般新聞高出十倍,令人堪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蕭宏祺表示,這幾篇報告都是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所做的研究,結論是假新聞會比一般新聞傳得更快,且轉傳率更高,因為真實新聞相對平淡無奇,但假新聞、假口碑誇張,且帶有戲劇性,因此很快被人們轉傳出去,與親友分享。

例如哈佛研究發現,有假新聞指稱「新冠肺炎不存在,是被人為製造出來的假象」,這種論點的假新聞被轉傳的機率卻很高。youtube 表示,這些主張「陰謀論」的假新聞都經他們把關與刪除,至少有高達8000多支短片被youtube查核後刪除,但學術研究發現,這些影像早就透過臉書轉傳出去,很難阻斷其流傳。研究也發現假新聞的轉傳率,比一般新聞高出十倍。

蕭宏祺歸納這些假新聞為何這麼具有吸引力,其特質有四點:第一是內容極端、新奇,第二是引起恐懼,第三是令人厭惡憤怒、討厭噁心,第四是令人驚訝。例如假新聞「吃芭樂容易得腦癌」,符合了新奇與恐懼兩種訴求,就會讓民眾看後,趕緊轉傳給親友。

蕭宏祺指出,西北大學針對853名成年人實施研究,問他們看到一則新奇新聞,是否願意轉傳?第一次得到的轉傳率大約 80%;如果進一步問,這新聞是真、是假?經過提示後,當事人的轉傳率就會下降到 40%。這項研究顯示,民眾看到網路訊息,只要不衝動、先想一想,冷卻一下,稍後就會降低想轉傳的機率。

蕭宏祺分析,在網路發達下,我們現在都活在「同溫層」裡面,如果遇到有人挑戰你的觀點,相信會感到很不舒服,因此網路社群就發展出「同溫層」,然後觀點相近,且極端的「假新聞」就容易在這些圈子裡面不斷被轉傳與發酵。

蕭宏祺說,令人憂心的是,目前有很多公關公司,接受廠商或治政人物的付費,透過縝密計畫,為商品、候選人、政黨背書,這種狀況已經普遍。例如之前傳出中資介入,透過公關公司轉傳蔡政府執政的各項問題,同樣的,反韓國瑜也出現類似現象,各自有其產業鏈。

蕭宏祺分析,有的公關公司「技術較高」,不見得散播假新聞,而是散布「選擇性曝光」的訊息,例如當事人壞的都不說,只說好的,或是蒐集與剪接對方負面的作為,經過剪接之後,看起來就會「很好笑」,例如大選期間有很多關於韓國瑜的新聞都是。

蕭宏祺指出,這些都是在「帶風向」,遊走法律邊緣,是用「片段的真實」串聯而成,卻讓大眾對目標對象產生負面觀感。由於網路社群的發展,大家都處在同溫層裡,不知道另一個圈子的人在想什麼,他建議大家都去看一看,就會比較知道真實狀況是怎麼一回事。

蕭宏祺說,現在網路上還有「口碑行銷部隊」,出現很多假評價,企圖操弄群眾的購買意向。例如之前爆發訂房網站、購物網站都有許多假評價,有很多帳號「先訂、再退」以留下評價,其實並沒有真實交易,民眾很難判斷,除非你在這行業待很久,才能洞悉真偽,否則很難判別。

蕭宏祺表示,如果政府或法律機制能讓這些行銷公司公開其背後的資金與金流,讓公關行為透明化,就能讓民眾辨別這些資訊是真新聞、假新聞?或是變相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