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受媒體朋友邀請,去看電影《麥路人》首映,這部電影講述在香港的一群邊緣人,每到半夜就會在一家速食快餐店留宿過夜,隨著這些人逐漸熟識,在面對窮困、無助中互相幫助的故事。
看完電影後,對比現在的世道,不禁有些感覺,同行的媒體先進不免問我,看到台灣房價越來越高,以後我們會不會出現這種狀況?
「其實已經出現,只是換個地方,在台灣,便利店、網咖裡面出現的,也是另一種型態的麥路人。」我這樣回答。
頗值得玩味的是,《麥路人》和粵語中「陌路人」同音,會讓人自然聯想到2007年源於日本的名詞「麥難民」,麥難民又稱M難民,是指一些無法負擔房屋租金而被迫寄居於一些24小時營業快餐店內的人士。「麥」是指麥當勞,這些人經常於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餐廳內過夜,一般在象徵性的購買了一杯咖啡之後,就以顧客身份在餐廳內留宿過夜,由於東亞有不少24小時營業的店家,生活壓力大的區域,例如日本、大陸、香港、南韓、台灣等地,就會出現露宿者長期寄宿在低消費、不會趕人的營業場所,形成了獨特的社會現象。
就像電影裡面的角色們,台灣這種在24小時營業的店家中過夜的,除了經濟有困難而無家可歸,也不乏因為個人的背景而選擇在外留宿的例子,他們自成一個同溫層與生態圈,不過讓人悲傷的是,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現今社會,無論是自願或是非自願的進入了這樣的生活型態,想要融入到社會,除了需要機緣,更需要很強的毅力。
「和房租與房價等居住成本節節高升有關嗎?」朋友順道問起。
「我的看法是結構問題,會長期寄宿在麥當勞這類的24小時營業快餐店,房價高昂讓民眾無力負擔是遠因之一,這些年房租節節攀升也是一個因素,另外,現在工作型態變化太快,許多原本是中產階級的人很可能因為社會某一次的經濟風暴,或是自己、家人生了一場病,負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債務,加上社會對於中高齡者真的沒有那麼友善,出了一個意外,很容易就陷入人生困局。」我說。
每次看這種寫實的電影,都有種現實人生往往比戲裡人生更為殘酷的體悟。隨著自己和身邊人的年齡越長,這種事情就越來越多,無力感也越來越重,這些年,對於年輕朋友,我多數會給兩個建議。
其一是多存錢與增加被動收入。雖然聽起來有點八股,但出了社會總要有點生活的確幸,也自然有些應酬往來,降低欲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多存錢、增加被動收入的過程中,存出來的並非是錢而已,而是人生的底氣。有一天當你想要自我提升,甚至於想要fire老闆,因為這些累積,讓你不會害怕,勇敢的前進下一站。
其二是趁著低利與高成數的時候買房。特別是還在付租金的年輕人,如果沒有其他人生規劃,越早給自己壓力,買下人生的第一間房,除了是另一個方式的存錢,更可以在未來的人生中,至少有一個棲身之處,若真的過不去,好歹房子也能變現,能安心過一段日子,尋找新的再起契機。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我們比起上一輩享受更多的便利,卻也必須承擔更多的風險,人生雖然短短數十載,就算「及時行樂」是主流思維,可是處在大時代浪潮中的你我,總要試圖居安思危。
畢竟,最後能替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只有自己而已。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已經出現,只是換個地方,在台灣,便利店、網咖裡面出現的,也是另一種型態的麥路人。」我這樣回答。
頗值得玩味的是,《麥路人》和粵語中「陌路人」同音,會讓人自然聯想到2007年源於日本的名詞「麥難民」,麥難民又稱M難民,是指一些無法負擔房屋租金而被迫寄居於一些24小時營業快餐店內的人士。「麥」是指麥當勞,這些人經常於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餐廳內過夜,一般在象徵性的購買了一杯咖啡之後,就以顧客身份在餐廳內留宿過夜,由於東亞有不少24小時營業的店家,生活壓力大的區域,例如日本、大陸、香港、南韓、台灣等地,就會出現露宿者長期寄宿在低消費、不會趕人的營業場所,形成了獨特的社會現象。
就像電影裡面的角色們,台灣這種在24小時營業的店家中過夜的,除了經濟有困難而無家可歸,也不乏因為個人的背景而選擇在外留宿的例子,他們自成一個同溫層與生態圈,不過讓人悲傷的是,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現今社會,無論是自願或是非自願的進入了這樣的生活型態,想要融入到社會,除了需要機緣,更需要很強的毅力。
「和房租與房價等居住成本節節高升有關嗎?」朋友順道問起。
「我的看法是結構問題,會長期寄宿在麥當勞這類的24小時營業快餐店,房價高昂讓民眾無力負擔是遠因之一,這些年房租節節攀升也是一個因素,另外,現在工作型態變化太快,許多原本是中產階級的人很可能因為社會某一次的經濟風暴,或是自己、家人生了一場病,負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債務,加上社會對於中高齡者真的沒有那麼友善,出了一個意外,很容易就陷入人生困局。」我說。
每次看這種寫實的電影,都有種現實人生往往比戲裡人生更為殘酷的體悟。隨著自己和身邊人的年齡越長,這種事情就越來越多,無力感也越來越重,這些年,對於年輕朋友,我多數會給兩個建議。
其一是多存錢與增加被動收入。雖然聽起來有點八股,但出了社會總要有點生活的確幸,也自然有些應酬往來,降低欲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多存錢、增加被動收入的過程中,存出來的並非是錢而已,而是人生的底氣。有一天當你想要自我提升,甚至於想要fire老闆,因為這些累積,讓你不會害怕,勇敢的前進下一站。
其二是趁著低利與高成數的時候買房。特別是還在付租金的年輕人,如果沒有其他人生規劃,越早給自己壓力,買下人生的第一間房,除了是另一個方式的存錢,更可以在未來的人生中,至少有一個棲身之處,若真的過不去,好歹房子也能變現,能安心過一段日子,尋找新的再起契機。
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我們比起上一輩享受更多的便利,卻也必須承擔更多的風險,人生雖然短短數十載,就算「及時行樂」是主流思維,可是處在大時代浪潮中的你我,總要試圖居安思危。
畢竟,最後能替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只有自己而已。
●作者:徐佳馨/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