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0日,合一連吞七根跌停,OTC指數單周也重挫5.2%,不少慘遭套牢的年輕散戶,滿心期待本周絕地大反攻;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日前示警「台股有些瘋狂」,引發了業界「台股是否已泡沫化」的論戰,筆者的親身觀察則是,即使泡沫不會立即戳破,但投機氣氛高漲,投資人務必提高警覺。
根據證交所資料,今年上半年新開戶數多達62.6萬戶,其中,第二季每月動輒增加8到10萬戶,比起去年同期的3到5萬戶,新增一倍多,且零股買賣大爆發,交易占比已超過15%,呈現了「散戶也瘋狂」的現象。
年輕散戶敢衝敢買,不在乎本益比,比較在意本夢比,也願意追逐生技和高價股,並相信「萬般利空,不敵寬鬆」,認定美國QE無上限、全球央行大撒錢,股市一定漲不停,有的甚至才剛拿到紓困金,就轉手進場買股。
我鼓勵年輕人學習理財,但絕非盲目追高、借錢投機。尤其近來看到幾個現象,令人憂心。像是我例行性的演講場合,幾乎場場爆滿,甚至有宗教界人士來聆聽;還有多年不見的親友,紛紛打電話來要明牌,私下勸我,「聽說合一會拉到1000元,你不買實在太可惜!」更遑論每天都有陌生網友私訊我,直問「聯發科幾月會漲到1000元?」「旺宏會漲回50元嗎?」散戶瘋狂的行徑,約是20年來首見。
直到這次合一股價腰斬,連帶生技股重挫,不少股市新鮮人初嘗敗仗,才發覺股市真的也會跌。有人抱怨,「起初做很順,但沒想到,這周全吐光還倒賠」,也有人懊惱著,「原來當沖並不好做,已賠了兩個月薪水。」
我認為,未來台股震盪會更劇烈,投資人不應對報酬率有過份的期待。資金再多,如果沒有基本面支撐,行情不會無限漲翻天。以目前狀況,台股最大的變數是美國疫情,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已飆高到7.7萬人,再度刷新紀錄,就算川普有意拉抬美股救選情,選後股市仍會走回基本面,台股勢必受衝擊。
其次,大戶已有落跑跡象。瑞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透露,富豪客戶們從三月中到四月中借錢買股,海撈一票後,現紛紛獲利了結,轉往不動產和債券;台股也有類似氛圍,大戶開始出脫生技和中小型電子,彷彿在宣示:「賺得飽飽,先跑先贏」,聰明的散戶應勤做功課,緊盯籌碼變化,舉凡大戶和法人連續賣超股,無須心急搶短,以免成為被倒貨對象。
另外,也不必誇大個股未來三到五年的獲利成長,許多散戶直喊現在的高價股太便宜,就是用五年後的本益比來衡量,但問題是,五年後的產業競爭態勢如何?誰又能精準掌握?不拼命追高、多些理性思考,才能成為長線贏家。
「行情總在悲觀中落底、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樂觀中結束」,當越來越多分析師喊台股上看兩萬到三萬點、財經雜誌封面故事都要大家勇敢買股時,投資人更應有不一樣的見解,找出適合自己的操作策略。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年輕散戶敢衝敢買,不在乎本益比,比較在意本夢比,也願意追逐生技和高價股,並相信「萬般利空,不敵寬鬆」,認定美國QE無上限、全球央行大撒錢,股市一定漲不停,有的甚至才剛拿到紓困金,就轉手進場買股。
我鼓勵年輕人學習理財,但絕非盲目追高、借錢投機。尤其近來看到幾個現象,令人憂心。像是我例行性的演講場合,幾乎場場爆滿,甚至有宗教界人士來聆聽;還有多年不見的親友,紛紛打電話來要明牌,私下勸我,「聽說合一會拉到1000元,你不買實在太可惜!」更遑論每天都有陌生網友私訊我,直問「聯發科幾月會漲到1000元?」「旺宏會漲回50元嗎?」散戶瘋狂的行徑,約是20年來首見。
直到這次合一股價腰斬,連帶生技股重挫,不少股市新鮮人初嘗敗仗,才發覺股市真的也會跌。有人抱怨,「起初做很順,但沒想到,這周全吐光還倒賠」,也有人懊惱著,「原來當沖並不好做,已賠了兩個月薪水。」
我認為,未來台股震盪會更劇烈,投資人不應對報酬率有過份的期待。資金再多,如果沒有基本面支撐,行情不會無限漲翻天。以目前狀況,台股最大的變數是美國疫情,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已飆高到7.7萬人,再度刷新紀錄,就算川普有意拉抬美股救選情,選後股市仍會走回基本面,台股勢必受衝擊。
其次,大戶已有落跑跡象。瑞銀全球財富管理中心透露,富豪客戶們從三月中到四月中借錢買股,海撈一票後,現紛紛獲利了結,轉往不動產和債券;台股也有類似氛圍,大戶開始出脫生技和中小型電子,彷彿在宣示:「賺得飽飽,先跑先贏」,聰明的散戶應勤做功課,緊盯籌碼變化,舉凡大戶和法人連續賣超股,無須心急搶短,以免成為被倒貨對象。
另外,也不必誇大個股未來三到五年的獲利成長,許多散戶直喊現在的高價股太便宜,就是用五年後的本益比來衡量,但問題是,五年後的產業競爭態勢如何?誰又能精準掌握?不拼命追高、多些理性思考,才能成為長線贏家。
「行情總在悲觀中落底、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樂觀中結束」,當越來越多分析師喊台股上看兩萬到三萬點、財經雜誌封面故事都要大家勇敢買股時,投資人更應有不一樣的見解,找出適合自己的操作策略。
●作者:盧燕俐/資深財經媒體人、企業財經顧問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