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來了/「責任混合」難究責 專屬保險還有得等

▲自駕車上路前必須測試辨別號誌與遇到突發狀況煞車的功能。(圖/台灣智駕提供)
▲自駕車上路前必須測試辨別號誌與遇到突發狀況煞車的功能。(圖/台灣智駕提供)

記者顏真真/專題報導

自駕車已是現代汽車共同發展方向,台灣也立法通過《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鼓勵新創業者在封閉場域進行實驗測試、收集各種數據,目前已有6案進入實驗測試,包括台北市信義路公車專用道自駕實驗巴士,另3案申請中。只是大家好奇的是,自駕車可以保險嗎?萬一出狀況責任如何歸屬?產險業者表示,現行自駕車尚未進入真正無人駕駛階段,駕駛人還是必須介入車輛的使用過程,因此目前自駕車所投保的車險,與一般車輛無異。至於何時才有屬於「自駕車」的專屬保險?學者坦言,技術與法規還沒就緒,法規並未准許駕駛人可不在車上,相關專屬保險「還有很長路要走」。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承保北市自駕巴士保險的富邦產險表示,現行自駕車尚未進入真正「無人駕駛」階段,因此,自駕車所投保的車險與一般車輛並無不同,加上目前自駕巴士還處於測試階段,因法令規定測試期間須投保保險,自駕巴士針對測試期間依法投保相關險種如第三人責任險時,需加保「汽車保險附加自動車輛測試保險」,擴大承保測試期間的風險。

除了北市自駕巴士之外,國外知名的電動車大廠也可投保。

富邦產險提到,車主可依其需求投保車體險、第三人責任險、乘客體傷責任險、竊盜險及駕駛人傷害險等一般車險商品。但是,若自駕車是綠能環保的車種,例如純電動車時,則可投保綠能環保汽車保險,該商品因響應政府節能環保政策,保費上有所折扣。  

不過,令人不解的是,既然自駕車已成現代汽車共同發展方向,國內也陸續有自駕巴士等進行實驗測試,保險卻沒跟上腳步,主要保險相關法規尚未針對「自駕」的特性有所規範,而是在如《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等法規上有要求自駕車輛測試期間須投保保險。

▲目前國內保險相關法規尚未針對「自駕」的特性有所規範,而是在如《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等法規上有要求自駕車輛測試期間須投保保險。(圖/記者陳致宇攝)
▲目前國內保險相關法規尚未針對「自駕」的特性有所規範,而是在如《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及《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等法規上有要求自駕車輛測試期間須投保保險。(圖/記者陳致宇攝)
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汪琪玲就指出,目前保險是「人在駕駛」,肇事就是人的責任,但「自駕車」不是人在駕駛,肇事是人的責任還是車廠的責任?加上自駕車的發展進程有很多階段,還沒有進展到真正「無人駕駛」,大部分仍是一半自駕一半人駕,也就是,即便是自駕車,駕駛人還是要在旁邊做好準備,萬一有狀況,人就要接手處理。

問題來了,這就會處於產品責任與駕駛人的「責任混合」時代,保險公司也在觀察。她說,若要推自駕車專屬保險,除要收集相關數據,最重要是法律要怎麼規定,法規會影響自駕車的責任歸屬,待自駕車責任歸屬釐清後,才有數據,知道誰該負多少責任?這行為發生的機率有多少?損失會有多少,保險公司才能設計保單。

因此,汪琪玲認為自駕車保險「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科技技術問題要先確認,再來就是環境問題,包括法規、法律,接著才是保險。現在保險還沒有著力點,法規也還沒准許「無人駕駛」,現在所謂「自駕車」仍是與「有人駕駛」的車輛及行人爭道。目前一般傳統保險若肇事,車體險及責任險要怎麼賠,《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都有規範,保險很容易判斷是誰的過失,並計算發生機率、責任分攤,但自駕車的道路安全規則都還沒出來,連政府也都還不知如何定。

不過,汪琪玲認為,自駕車已成發展趨勢,相信有一天大家都會改買自駕車,若真的進入全自動駕駛,相信那時會有較好的法律規範,保險勢必也要跟上腳步,因此,未來一定會有專屬的自駕車保險,「只是到底會長怎麼樣?大家也還在觀察,也許肇事責任可能就在產品而非人,或主管機關會要求車廠要提撥一定費用做為特定基金等,而這些還是要看未來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及政府監理法規怎麼定,現在談都還很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倪珍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