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台灣創投業聲量很小,但規模最大的益鼎創投創辦人邱德成積極表態,期待讓台灣的創投產業重振往日光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辦公室擺放著一台荷蘭品牌VANMOOF委託台灣製造、被譽為全球最美的單車,益鼎創投董事長邱德成仔細地介紹他的代步車。這台號稱「自行車界特斯拉」的電動版,是由股價這幾年大爆發的信邦電子所做,而信邦,就是益鼎創投所投資的其中一個得意之作。

投入選舉 短短幾天的決定

8月底,邱德成多了一個新身分,他剛在創投公會理監事改選中竄出,當選創投公會理事長;不僅讓這位曾是創投界最年輕創辦人成為焦點,也讓改變創投產業的議題再度浮上台面。

據了解,創投公會理事長今年的改選有兩隊人馬表態,除了邱德成外,就是在證券業德高望重的大老-福邦創投董事長黃顯華。最後竟然是由邱德成出線,理監事名單也大幅洗牌。

但邱德成其實並不在前一屆的理監事名單內,而是由益鼎創投的副總經理張情福代表擔任前副理事長一職,這次邱德成的積極表態,也讓部分創投業者大感意外。

「理事長改選是週五的事情(8月21日),我其實週一才決定參選(8月17日)。」會突然起心動念,是邱德成感受到「創投產業太沉悶了,不能只有益鼎創投往前,應該要帶著所有業者向前走。」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的代步車,其中的電動版是由信邦所做。(圖/財訊雙週刊)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的代步車,其中的電動版是由信邦所做。(圖/財訊雙週刊)
邱德成有這樣登高一呼的信心與魄力,或許其來有自。1996年,他在創投業最競速狂熱的時代創立了益鼎創投,當時才31歲的他,是創投業最年輕的創辦人;挾著菁英證券承銷部出身的硬底子,會找案子、會籌資金,在創投圈有「創投金童」的稱號。

每天審查20多個案子的投資可行度,1年下來看過將近800件投資案,20多年來培養的創投敏銳度,讓邱德成很早就注資信邦、義隆電等多家上市櫃公司。而這些公司後來也都成為投資代表作,讓益鼎創投在創投圈赫赫有名。

不過,400多家的投資案件裡,當然也有過績效不盡如人意的經驗。邱德成說,過去TFT(薄膜電晶體)產業在台灣發展興盛,也跟著趨勢投入了不少資金,然沒料想到的是,TFT很快被LED(發光2極體)取代,因此受不少傷。

但邱德成會做的,並不是馬上抽資金,而是協助公司整合或轉型,像是啟耀光電,就是幫助其轉型為高階LED應用的成功案例;這也讓邱德成了解,當產業逆轉太快,或面對新的競爭者,怎麼讓公司轉型或升級,都是創投必須面對的課題。

有資金缺人才 投資有障礙

如今,益鼎創投旗下有13家創投公司,分別代表不同的投資策略、產業、與投資階段,操持百億元的雄厚資金,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創投集團。新創好好學校(Hahow)、聿信醫療、即將上興櫃的八方雲集,都是益鼎創投近期投入的項目。

但和益鼎創投比起來,台灣的創投整體環境就沒落許多。根據創投公會統計,2005年開始,台灣創投的營運家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07年總家數減少33家、2012年甚至減少48家至220家,2019年雖然回溫至265家,但投資的案件數僅有174件,和2006、2007年動輒逾900件相差甚多。

有市場人士認為,是《產業創新升級條例》取消賦稅減免,讓專業人士沒有做創投的誘因,有人認為是台灣的新創能量助長不了創投發展;完整歷經了台灣創投業爆發與下行,邱德成對如何改變沉寂的創投生態,也有自己的觀察與目標。

從創投本身的問題來看,邱德成說,創投其實跟新創很像,必須要先懂得「說故事」,才能讓專業投資人願意出資臂助,否則「資金」就會成為問題;再來,台灣的創投業者專注在「找資金」,卻忽略了「找人才」,沒有專業的人員看產業、找案子,會讓投資成為障礙,「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現在台灣的創投不懂得說故事,缺少專業的投資策略。」

邱德成認為,國外創投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有產業人士出來當創投家,了解產業的發展與想法。但台灣創投有資金,卻苦無產業著力點,必須積極和企業合作,才有壯大或投資成功的機會。

有了不一樣的創投思維,也要有好的新創環境,兩大產業才能相輔相成。邱德成分析,台灣這幾年創新的能量沒有減少,但最有爆發力的高科技人才,都被成熟的科技大廠(台積電、聯發科等)以高薪聘雇,多少影響了創業的誘因。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圖/財訊雙週刊)
▲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圖/財訊雙週刊)
改變生態 下一步打國際杯

然而邱德成也觀察到,產業生態的改變滋養另一個的潛力新星誕生,醫療業有愈來愈多的醫師跳出來創業。邱德成說,醫療如果能結合台灣在人工智慧(AI)上的強項,智慧醫療將會炙手可熱,還有如今尚未自成產業的長照,都是創投或新創業應該關注的重心。

但台灣可投資的規模小,台灣創投面臨「走不出台灣」的困境。邱德成說,境外資金回流,台灣資金過剩,要讓資金有出口,「往外走」是最好的機會,帶領創投「南向」是當務之急。

他拿曾投過的泰鼎-KY舉例,東南亞有龐大的人口紅利,也存在不少優質的台商企業,應該把東南亞的投資經驗拉回到台灣,然後將台灣的傳產、文創、醫療帶往東南亞。

另外,邱德成也呼籲,當創投有一定的氣象後,政府也應該要加大引資,把保險業的資金引入創投,一方面增加業界或專業人士投入創投的誘因,一方面才有機會讓創投產業有更多的活水。

轉骨台灣創投生態、擴大創投規模、再讓台灣創投更有信心向外打國際杯,邱德成預估,一連串的目標,大約需要3~5年的時間才會有明顯的效益。他不疾不徐、細細思量,就像面對一個新的投資案,沙盤推演,靜待時間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