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2歲男童吃完早餐後突然頭部劇痛,並接連嘔吐,緊急送醫後,竟發現是腦動靜脈畸形造成出血所致,經開顱手術才保住一命;醫師說,兒童若突發頭痛、嘔吐或肢體無力等異常,需高度警覺腦部病變的可能,及早就醫才能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李坤美說,患者當日早餐後出現劇烈雙側及前額頭痛,並伴隨2次嘔吐,家屬雖緊急給予普拿疼止痛,症狀仍無明顯改善,於是趕往急診,到院時,病童生命徵象穩定、意識清醒,但頭部按壓會出現疼痛,無其他外傷或明顯神經學異常。

醫療團隊評估後懷疑為腦源性頭痛,隨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不料在掃描過程中,病童突然昏睡、左手無力垂下,結果發現他右側顳葉有一處3x3公分的腦內出血,進一步腦血管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出血主因為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即動脈與靜脈間缺乏正常微血管緩衝,導致靜脈直接承受高壓動脈血流,形成異常擴張的血管團塊。

李坤美說明,此症為先天性腦血管病變,罕見卻具有潛在風險,約0.02%的兒童可能罹患,每年出血機率約2~3%,平時多無明顯症狀,常依畸形位置與大小,出現突發性劇烈頭痛、癲癇或肢體無力,嚴重恐導致生命危險。

針對該童治療,李坤美說,當時醫療團隊立即施行緊急開顱手術,清除血塊、控制腦壓,並進行血管栓塞及畸形切除手術,最終順利保住病童性命,且後續未出現神經後遺症。

李坤美強調,動靜脈畸形如同「體內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出血,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不可逆傷害,家長平時應多留心孩子的身體訊號,若有異常頭痛、言語不清、肢體無力、突發昏睡等症狀,應立即送醫評估,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