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963萬屋主注意!今年5月要繳的「114年度房屋稅」是房屋稅2.0新制,近日不少人收到房屋稅單都被暴增的稅金嚇壞了。一名第一次收到房屋稅單的網友更是崩潰,不明白她家28坪、自住,房屋稅金為何將近1萬7000元。內行人點出房屋稅金高的「2關鍵」,就是新成屋加高樓層,而且代銷在賣房時都不會說,原PO狂點頭,直呼全中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新晉有屋族的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第一次收到房屋稅單,原本以為應該只是幾張小朋友,結果「那數字大到讓我懷疑,是不是不小心連我鄰居的也一起繳了?」感嘆辛苦存下來的錢就這樣隨風而逝,發問「有人可以教我怎麼算嗎?28坪+自用,也要近1萬7000,真的有嚇到 」。

貼文引發討論,不少過來人直指房屋稅稅金高主要有兩關鍵,一是「新成屋」、二是「高樓層」。內行人提醒「總樓高超過15層樓,不管你在幾樓,也是貴。很少銷售在賣屋時會提到這點,所以第一年都會有驚嚇」。原PO點頭認了,的確是高樓層加新成屋,全被說中。

▲建案,預售屋,新建案,廣告。(圖/記者陳韋帆攝)
▲內行人提醒,新成屋、高樓層的第一年房屋稅都很驚人,代銷在賣預售屋時通常都不會提醒這點。(圖/NOWnews資料照)
房屋稅2.0新制稅率一次看
統一全國歸戶的房屋稅2.0在2024年7月已經上路,今年5月是第一次繳稅,自住和非自住稅率差很大,非自住的房屋稅稅率從先前的1.5%~3.6%,調整為2%到4.8%。而自住稅率,全國3戶以下稅率維持1.2%,如果全國只有1戶自住,稅率下修為1%。

不過,先前規定要在3月24日前完成設戶籍,才能享自住房屋稅率,但財政部25日公布,設籍可延長至6月2日。可以夫妻、孩子各設籍1戶,但第4戶起就要算非自住房屋,稅率2%到4.8%。

▲房屋稅率依照自用、非自用不同,稅率差距很大。(圖/財政部官網)
▲房屋稅率依照自用、非自用不同,稅率差距很大。(圖/財政部官網)
房屋稅怎麼算?
財政部指出,房屋稅不是按照房屋造價或市價計算,而是以「房屋課稅現值」乘以適用稅率計算得來。而影響房屋課稅現值的因素包括,房屋面積、地段、屋齡、樓層、建材等,也就是說地段越好、越大越新、建材越好,評定的價值就會越高,當然要繳的房屋稅也較多。房屋評定現值每3年調整一次。

應納房屋稅額 = 房屋評定現值 × 稅率
房屋評定現值 = 房屋標準單價 ×(1 - 折舊率×折舊年數)× 地段率 × 面積


課稅所屬期間是上一年的7月1日起到當年6月30日止,繳納期間為每年5月1日到5月31日,不過,今年因適逢假日,順延至6月2日止。也因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影響,可以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


更多「2025報稅季」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