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有房民眾也開始收到房屋稅繳款書,不過有一名女網友分享,原以為隨屋齡增加,房屋稅就會變少,沒想到買了7年多的房子,房屋稅從3萬元多飆漲到快6萬元,只能安慰自己眼光好、買了好地段。不過有細心民眾抓出疑點,建議女網友再去確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關新聞:房屋稅出事了!同一戶爆「雙重稅率」 台北市稅捐處認出包急排查
相關新聞:房屋稅「去年繳1.6萬今年變3萬」!他認少做這事 一招不當冤大頭

房屋稅7年暴漲快100%?
一名女網友在Dcard分享,原本以為可以隨屋齡增加,房屋稅遞減,結果買了7年多的房子,「一路從3萬多漲到快6萬」,她只能安慰自己還繳得起,當初眼光好、買了個好地段,而網友PO出的114年房屋稅繳款書,上面列出的房屋稅是5萬8,739元。

▲房屋稅示意圖。(圖/台灣房屋提供)
▲房屋稅每年5月開始繳納。(示意圖,非當事人,圖/台灣房屋提供)
PO文一出,不少細心民眾抓出疑點,認為女網友沒有辦理「自用住宅」,或是自用被取消,才會讓房屋稅飆高,「如果稅率是自用的,代表一開始的3萬多根本不是一整年的稅額,地段再怎麼調不可能7年調快100%」、「應該是自用被取消了,房屋稅當然是遞減的」,建議網友可以向地方稅稽徵機關詢問。

「自住」突變「非自住」 稅金差很多
另外也有民眾在Threads表示,收到今年的房屋稅單,突然從8千多變成1萬7千多元,翻出去年的繳稅單才發現房屋變成「非自住」,民眾打電話到地方稅稽徵機關詢問,地方稅稽徵機關表示因系統出問題,造成房屋稅繳款書有誤,重新開一張正確的房屋稅繳款書給民眾。目前房屋稅率,如果是自住使用最低是1%,但若是非自住,稅率有機會飆升到2%以上!

▲房屋稅率依照自用、非自用不同,稅率差距很大。(圖/財政部官網)
▲房屋稅率依照自用、非自用不同,稅率差距很大。(圖/財政部官網)
房屋稅怎麼算?
房屋稅的繳款金額是怎麼決定的呢?財政部指出,房屋稅不是按照房屋造價或市價計算,而是以房屋課稅現值乘以適用稅率計算得來。

應納房屋稅額 = 房屋評定現值 × 稅率
房屋評定現值 = 房屋標準單價 ×(1 - 折舊率×折舊年數)× 地段率 × 面積


課稅所屬期間是上一年的7月1日起到當年6月30日止,繳納期間為每年5月1日到5月31日,今年受到美國關稅衝擊影響,可以向稅捐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或分期。

對房屋稅有疑問要找誰?
如果民眾對房屋稅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國稅局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或洽詢當地地方稅稽徵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