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小杜(化名)剛踏入職場,卻接連出現胸悶、呼吸不順等不適,且睡前特別明顯,她以為是工作壓力所致,但想到兒時有氣喘病史,加上症狀反覆,仍決定就醫,結果確診是氣喘復發,經調整環境並配合治療,終於恢復呼吸順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治病例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簡志翔說,患者有過敏性鼻炎、氣喘家族史,長期依賴鼻塞噴劑,而這些因素皆與過敏性氣喘高度相關,且經胸部X光、肺功能與支氣管激發試驗,結果均為陽性,進一步安排過敏原檢查,發現小美對塵蟎過敏指數極高,IgE指數也顯著超標。

簡志翔說明,氣喘會因過敏原、氣候變化、感染或空氣品質惡化而發作,塵蟎則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尤其在氣候潮濕、通風不良的空間中,特別會大量孳生,故氣喘即使在青少年期明顯改善,仍可能因置身塵蟎過多的環境而復發。

而小杜經醫師建議後,不僅更換床單、枕套,徹底清潔環境,並配合氣喘噴劑治療,胸悶與呼吸不暢問題也逐漸改善。

▲譚敦慈建議除了定期清洗床單、棉被及枕頭套,睡醒也記得不要急著摺棉被,避免濕氣堆積。(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氣喘、過敏體質者應積極調整生活環境,保持室內清潔、除濕與良好通風。(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簡志翔強調,不少患者以為兒時的氣喘改善,長大後便不會復發,這是錯誤觀念,因此初期症狀常被誤判為感冒、鼻炎等,民眾若長期出現胸悶、呼吸短促、夜間咳嗽、運動後喘鳴等現象,應及早就醫評估,避免拖延導致呼吸道長期損傷。

簡志翔也提醒,有氣喘、過敏體質者,應積極調整生活環境,保持室內清潔、除濕與良好通風,減少接觸誘發因子,並遵從醫囑規律用藥,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氣喘注意事項:

■氣喘症狀即使改善,仍需持續追蹤並注意環境誘發因子。

■寢具宜每週清洗,並使用防蟎套,減少塵蟎滋生。

■保持室內通風與乾燥,可有效抑制塵蟎、黴菌繁殖。

■過敏性鼻炎與氣喘常共病,可一併評估、治療。

■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