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產米短缺導致價格飆漲,從去年起一直漲價,然而民眾不太吃泰國米,甚至曾拒吃泰國米,現在因為缺米潮,民眾普遍改搶台灣米,許多超市的台灣米經常賣到缺貨,餐廳則改用貨源較充足的美國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國產米的批發價格大漲約70%,創下自2006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價,原因是極端高溫天氣影響收成,加上觀光熱潮刺激需求。東京餐廳老闆平野新(Arata Hirano)做了過去想都沒想過的事,那就是改用美國米,即使加州品種玫瑰米(Calrose rice)從去年夏天第一次進貨以來價格翻倍,但依然比日本國產米便宜。

據悉,在所有外來米中,台灣米最搶手,日本超市連鎖業者西友(Seiyu)發現台灣米從去年起就成了搶手貨,經常迅速售罄;需要大量米需求的餐廳例如速食連鎖店松屋(Matsuya)和餐飲集團Colowide,今年則已全面改用純美國米。

▲台灣米「むすびの郷」在日本關東連鎖西友超市上架後,因價格便宜,許多日本民眾爭相購買。(圖/@Seiyu_JapanX)
▲台灣米「むすびの郷」在日本關東連鎖西友超市上架後,因價格便宜,許多日本民眾爭相購買。(圖/@Seiyu_JapanX)
在過去將近60年裡,日本的「主食用米」幾乎全是國產,政府也為了確保糧食自給率而設下高額關稅,不過局勢在近幾年翻轉,從餐廳到居民餐桌都已悄然換成外國米。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最新數據,美國是2023年日本免關稅進口稻米最大宗進口國,約佔60%,其次是澳洲、泰國和台灣。

民眾改用外國米的情況和1993年形成強烈對比,當時日本政府在一場嚴重米荒中進口泰國米,但大多數日本消費者拒吃,導致超市堆滿賣不出去的泰國米。如今美國米和外國米逐漸打進日本市場,也讓盛產稻米的國家如台灣、韓國、泰國和美國窺見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