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Google搜尋引擎首頁的也在今天將搜尋欄放上Google Doodle 塗鴉,找到全世界看起來像是Google字樣的空拍圖,快速看懂「氣候變遷對抗進程」,透過實際行動來讓全球重視環保運動,守護珍貴的地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最早起源於1970年代的美國,因為1969年,加州外海發生油井爆炸事故,被稱作「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當時超過一千萬公升的原油外洩,導致一萬多隻海鳥、海豚、海獅等生物死亡,隨後在當時的美國校園便掀起一股環保意識運動風潮。

因此到了1970年,世界地球日的概念就此誕生,最初地球日選擇在1970年的春分節氣,這一天是地球的生日,也就是地球誕生的日子,陽光可以同時照耀在南極點和北極點上,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時也象徵著人類要拋開彼此間的爭議和不同,和諧共存。為了避免每年春分日期容易造成混淆,後續地球日就訂定在每年的4月22日。

▲1969年,加州外海發生油井爆炸事故,超過一千萬公升的原油外洩。(圖/公共領域資料照)
▲1969年,加州外海發生油井爆炸事故,超過一千萬公升的原油外洩。(圖/公共領域資料照)
🟡Google如何慶祝世界地球日

歡慶 2025 年地球日!為慶祝一年一度的地球日,今天的 Doodle 獻上衛星空拍照,展現這顆星球的自然之美和生物多樣性,並提醒我們為後世子孫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每一年Google都會找到來自全球的珍貴地形空拍照,來組合出Google字樣,甚至還會持續追蹤當地地形受到氣候變遷的變化,希望喚起民眾對於地球氣候變遷、環保運動的重視。

▲全球各主要國家都在拚2050淨零碳排,以防氣候變遷。圖為格陵蘭島冰層因暖化而融冰,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公分。(圖/翻攝自Pexels圖庫)
▲全球各主要國家都在拚2050淨零碳排,以防氣候變遷。圖為格陵蘭島冰層因暖化而融冰,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公分。(圖/翻攝自Pexels圖庫)
而2025年度的Google地形來源如下:

G:馬爾地夫極度低窪的熱帶天堂:這個美麗的島國由 20 個稱為環礁的環形珊瑚礁組成。這些環礁環繞著生機勃勃的瀉湖,環礁這個詞起源於當地的迪維希語。

O:法國阿爾卑斯山上阿爾卑斯省的高海拔高山景觀:這個令人驚歎的世界角落擁有岩石、森林覆蓋的地形、由惡劣條件塑造的獨特高山生態系統,以及包括羚羊、土撥鼠和金雕在內的各種野生動物。

O:加拿大魁北克崎嶇的北海岸:這片未開墾的地區,北方森林環繞著聖勞倫斯河,是亞北極邊境繁衍生息的頑強動植物的家園。

G:阿根廷西部的門多薩省:安第斯山脈以東,這個乾旱至半乾旱的地區由發源於山區的門多薩河、圖努揚河、迪亞曼特河和阿圖爾河等重要河流維持。

L:美國猶他州東南部:在構造力量的推動下,科羅拉多高原的這一角落擁有科羅拉多河雕刻的深峽谷,台地和山丘從層狀岩石中升起。在鮑威爾湖附近,沙漠植物已經適應了乾旱的氣候。

E: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西部的偏遠內陸地區:該地區擁有經典的澳大利亞乾燥景觀,擁有平坦到平緩起伏的土地,擁有刺楂和桉樹等抗旱植物。當地的野生動物非常適合這片主要用於放牧牲畜的偏遠土地上的惡劣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