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辭世,享壽88歲,梵蒂岡發聲明表示,方濟各過世原因是中風、心臟衰竭,並公開教宗在2022年親筆撰寫的遺願信,期盼遺體安葬在他最常前往祈禱的羅馬聖母大殿,墳墓樸實無華,僅刻上「Franciscus」(方濟各拉丁文)一行字。
梵蒂岡21日晚間公布教宗方濟各在2022年親筆撰寫的遺願,方濟各在文中提到,自己一生的牧職皆託付給聖母瑪利亞,因此選擇將遺體安置在她的聖殿中,象徵其信仰的起點與終點,具體的安葬地點是聖母大殿側廊中,保祿禮拜堂(Pauline Chapel)與斯佛爾札禮拜堂(Sforza Chapel)之間的壁龕,墓穴簡樸無華,碑文僅刻「Franciscus」(方濟各拉丁文)一行字,喪葬費用已安排一位捐贈者支付,相關事宜交由2024年獲擢升為樞機主教的馬克里卡斯(Rolandas Makrickas)處理。
聖母大殿位於羅馬火車總站附近,是天主教會4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建於西元432年, 保存著耶穌誕生馬槽的遺物,以及知名的拜占庭風格聖母像「羅馬人民的救援」(Salus Populi Romani)等。目前共有七位教宗被安葬於此。梵諦岡此前表示,方濟各自去年就開始著手簡化教宗葬禮儀式,並在今年4月批准新版的《教宗殯葬禮儀規程》,其中引入數個新內容,包括如何處置教宗遺體。
梵蒂岡21日晚間公布教宗方濟各在2022年6月29日親筆撰寫的遺願全文:
當感覺到我塵世生命的夕陽已近,並懷抱著對永恆生命的堅定希望時,我在此僅就自己安葬地點表達遺囑意願。
我一生以及我司鐸與主教職務的事奉,始終託付於我們的主之母——至聖聖母瑪利亞。因此,我請求讓我的遺體安息於聖母大殿內,靜候復活之日的來臨。
我希望自己人生最後的旅程,正是在這座古老的瑪利亞聖殿中劃下句點——這裡是我每次宗座出訪前後前往祈禱之地,讓我能自信地將一切意向託付於聖母無玷之心,並感謝祂溫柔的母愛關懷。
我請求我的墓穴設於聖母大殿側廊中,保祿禮拜堂(Pauline Chapel)與斯佛爾札禮拜堂(Sforza Chapel)之間的壁龕,具體位置如附件所示。
墓穴應設於地中,簡樸無華,不需特別裝飾,碑文僅書:「Franciscus」。
我已安排一位捐贈者支付安葬相關費用,該款項將轉交至聖母大殿。我亦已向聖母大殿利比利亞會督察、馬克里卡斯蒙席(Mons. Rolandas Makrickas)提供了相關指示。
願上主賜予那些愛過我、並將繼續為我祈禱的人應得的賞報。我將生命最後階段所遭受的苦難奉獻給天主,以求世界和平,所有民族能友愛互助。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聖母大殿位於羅馬火車總站附近,是天主教會4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建於西元432年, 保存著耶穌誕生馬槽的遺物,以及知名的拜占庭風格聖母像「羅馬人民的救援」(Salus Populi Romani)等。目前共有七位教宗被安葬於此。梵諦岡此前表示,方濟各自去年就開始著手簡化教宗葬禮儀式,並在今年4月批准新版的《教宗殯葬禮儀規程》,其中引入數個新內容,包括如何處置教宗遺體。
梵蒂岡21日晚間公布教宗方濟各在2022年6月29日親筆撰寫的遺願全文:
當感覺到我塵世生命的夕陽已近,並懷抱著對永恆生命的堅定希望時,我在此僅就自己安葬地點表達遺囑意願。
我一生以及我司鐸與主教職務的事奉,始終託付於我們的主之母——至聖聖母瑪利亞。因此,我請求讓我的遺體安息於聖母大殿內,靜候復活之日的來臨。
我希望自己人生最後的旅程,正是在這座古老的瑪利亞聖殿中劃下句點——這裡是我每次宗座出訪前後前往祈禱之地,讓我能自信地將一切意向託付於聖母無玷之心,並感謝祂溫柔的母愛關懷。
我請求我的墓穴設於聖母大殿側廊中,保祿禮拜堂(Pauline Chapel)與斯佛爾札禮拜堂(Sforza Chapel)之間的壁龕,具體位置如附件所示。
墓穴應設於地中,簡樸無華,不需特別裝飾,碑文僅書:「Franciscus」。
我已安排一位捐贈者支付安葬相關費用,該款項將轉交至聖母大殿。我亦已向聖母大殿利比利亞會督察、馬克里卡斯蒙席(Mons. Rolandas Makrickas)提供了相關指示。
願上主賜予那些愛過我、並將繼續為我祈禱的人應得的賞報。我將生命最後階段所遭受的苦難奉獻給天主,以求世界和平,所有民族能友愛互助。
更多「教宗方濟各辭世」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