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高高在上又霸道的貓皇,總是會出現許多讓奴才難以理解的行為舉止,但一般來說,只要牠們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飼主大多都會認為牠們正在感到開心、撒嬌中。不過就有獸醫師出面分享,揭穿喵咪日常「8大謊言」,更提到貓咪打呼嚕不一定開心,有時候可能是其他因素導致。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獸醫協會(AVMA)獸醫師莎拉(Sarah Wooten)日前整理出關於貓的8種謬誤觀念,揭穿長年被大眾誤解的都市傳說,並呼籲貓奴們「科學養貓」,一起化身謠言的終結者。

😻貓咪日常生活的「8大謊言」

都市傳說1號:貓咪發出呼嚕代表很高興

莎拉指出,雖然貓咪在開心時會發出呼嚕聲,但當它們感到不舒服、痛苦或害怕時,也會發出呼嚕聲。為寵物治病長達16年的莎拉,就曾親眼見過病得很重的貓仍會發出呼嚕聲:「它們當下肯定不高興。」

沙拉解釋,目前學界仍尚未完全搞清楚貓咪「呼嚕聲」的發出原因,但也有理論證實,貓咪發出呼嚕聲地當下,具有幫助貓咪減緩疼痛感的作用,因此若是貓咪生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其實也會發呼嚕還緩解不適感,這就是貓咪看獸醫時也會呼嚕的真相。

至於該如何分辨貓咪發出呼嚕聲時,究竟是高興還是在舒緩緊張呢?莎拉也表示,其實分辨上很簡單,當貓咪在開心快樂的時候,除了發出呼嚕聲外,通常還會給出其他表達愉悅的訊號。

▲貓咪咪咪(圖/記者賴禹妡攝)
▲貓咪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飼主大多都會認為牠們正在感到開心、撒嬌中。(圖/記者賴禹妡攝)
都市傳說2號:懷孕時最好別養貓咪

許多民眾在刻板印象當中,都會認為孕婦不該接近貓咪,因此過去很常發生飼主懷孕後,選擇將貓咪送養的事件發生。莎拉指出,這其實學理的深層意義上,是擔心孕婦會感染弓形蟲,但其實人類因貓咪中招的機率,跟中樂透一樣極低。

莎拉隨後公布弓形蟲的感染途徑,首先是貓咪不小心感染弓形蟲,隨後拉出了這輩子唯一一次被感染過的便便,這時,恰好家中有人懷孕了,又恰好她沒帶手套就去收拾了貓糞;緊接著,鏟完屎孕婦沒洗手就吃了東西,最後,準媽咪才有可能因此感染。

看完過程後,就能發現個人衛生習慣才是關鍵,別再讓貓咪揹鍋了,「只要讓沒懷孕的人清理貓砂盆、清理貓砂盆時戴手套、接觸貓後洗手、避免同時吃東西和擼貓即可。」

▲孕婦擔心天氣炎熱,中暑影響腹中寶寶。(示意圖/取自photo AC)
▲過去很常發生飼主懷孕後,選擇將貓咪送養的事件發生。(示意圖/取自photo AC)
都市傳說3號:貓咪愛喝牛奶

在早期的電視劇或是動漫當中,都常常出現主角餵食可憐貓咪牛奶補充營養的畫面,但其實這是相當NG的行為。莎拉指出,幼貓時期雖然牠們可以消化牛奶,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貓會失去消化牛奶所需的酶,並自然產生乳糖不耐症。

因此餵食給成貓牛奶,反而可能導致他們腹瀉或嘔吐,若真的想給貓咪嘗嘗味道,也必須挑選不含乳糖的奶製品。

▲根據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資料顯示,台灣牛奶價格位居世界第二貴,就有行家點出台灣牛奶昂貴的關鍵。(示意圖/翻攝pixabay)
▲貓咪脫離幼貓期之後,其實是無法消化牛奶的。(示意圖/翻攝pixabay)
都市傳說4號:貓咪半夜都不睡覺

人類社會中,常常將半夜行動、不睡覺的族群稱作「夜貓族」,比喻他們跟貓咪一樣,只在深夜更加活躍。但其實,貓咪是晨昏性動物(crepuscular animals),喜歡在黎明和黃昏時分活動,而非完全的深夜。

因此當貓咪在深夜才出現過動現象,其實這並非常態,莎拉也建議,若貓咪出現深夜過動的行為,很可能是活動量不夠,建議可在睡前增加與貓咪玩耍的時間,協助牠打造更好的生理時鐘,避免擾人清夢囉。

▲貓咪在滿足開心時就會發出呼嚕聲,尤其在給予肉泥、零食的時候更是常常聽到。(圖/記者潘毅攝)
▲貓咪並不是真的夜貓子。(圖/記者潘毅攝)
都市傳說5號:九命怪貓

全世界有許多國家都有相似於「九命怪貓」的俗語,指向貓咪生命力強悍,有9條命不死。但其實,這是源自於貓咪彈跳力非凡,四肢的柔軟肉墊能緩衝高處墜落的衝擊,輕易化險為夷。貓咪天生擅長從高處躍下,靈活的脊椎讓牠們能在空中迅速調整姿勢,四肢朝下,憑藉敏銳的感官系統快速找到平衡點。

獸醫莎拉也補充:「貓咪並非無敵,跌落時仍可能受傷,尤其是下巴和牙齒」,年齡、關節炎或其他疾病也會削弱貓的敏捷性。莎拉伍頓每年治療許多因高處墜落受傷的貓咪,甚至將此現象命名為「高樓症候群」。

都市傳說6號:貓咪壽命1年是人類7年

貓咪的平均壽命大約是12~14歲,牠們的一生比起人類來要短上很多,因此貓咪的成長過程也比人類快上許多,過去常有通俗說法是,貓咪1歲等於人類7歲,但這其實沒有計算到貓咪各階段不同的衰老速率。

首先是幼貓時期,貓咪在1~2週大時為人類3個月大、接著快速增長,第一年過完就大約是人類的18歲,隨後進入成貓時期速率開始減緩,貓咪兩歲等於人類22歲、貓三歲則是26歲,隨後貓咪會以1年換算人類4歲的速率來衰老。

隨後是老年期,貓咪7歲相當於人類44歲,並同樣依照人類4歲的速率來衰老,這時貓咪身體也會開始出現各種疾病,需要飼主悉心照顧。

據世界紀錄記載,過去最長壽的貓咪是住在美國德州的奶油泡芙(Creme Puff),牠出生於1967年8月3日,一直活到2005年8月6日,總計活了38歲03天,已無法使用公式換算出牠的人類歲數。

都市傳說7號:貓咪能茹素

大錯特錯!莎拉表示,貓是肉食性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必須吃肉來滿足營養需求,包括完整均衡的必須胺基酸。若是給貓硬餵素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的相關症狀,譬如牛磺酸缺乏,因為這種營養素貓咪無法自體合成,必須從攝取肉類、海鮮中取得。

▲相較於狗狗,貓咪天生就不愛喝水,因此特別容易陷入缺水狀態。(示意圖/翻攝YT@獸醫蔣蔣話)
▲貓是肉食性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必須吃肉來滿足營養需求。(示意圖/翻攝YT@獸醫蔣蔣話)
都市傳說8號:讓貓咪生完再絕育

貓咪在5~6個月大時就會發情,此時就可以進行絕育。但有許多現代飼主,看到家裡貓咪可愛,就會想讓牠們生一窩小貓在絕育,但這樣的現象莎拉卻不苟同,因為貓咪一窩很可能生下4至7隻小朋友,很多飼主在生下來之後才無力負擔,才偷偷貓丟到野外,在美國已有許多城市因此發生野生動物的生態浩劫。

在台灣現行的《動物保護法》第22條第3項規定,飼主應為特定寵物絕育,同時也有相關補助政策。

延伸閱讀:2025全台「寵物補助」來了!申請方式、期限一覽

此外,目前台灣也不可以讓家中貓犬自行繁育,家裡的寵物想留下後代應到動保處等單位「申報繁殖需求」,若飼主未替自家毛孩絕育,私下繁殖或者販賣,依照《動物保護法》第27 條規定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公布其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或限期令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