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在台灣的主要產季是1至3月,可以炒、燉、煮、炸、做成沙拉等多種料理方式深受民眾喜愛,保存上雖然不太困難,但卻很常放到變黑、變綠甚至發芽;究竟馬鈴薯要冰嗎?保存有什麼技巧?農糧署也對此作出解答,近日更有日本料理達人分享秘訣。
農糧署指出,台灣的馬鈴薯通常在冬季栽培,每年1至3月為主要採收期,常見品種有「克尼伯」及「台農1號」;克尼伯的形狀「扁橢圓形」,口感紮實適合做洋芋片,台農1號則是「橢圓形」,口感鬆軟適合烹飪料理。
馬鈴薯為什麼會變色?變綠、變黑能吃嗎?
在日本擁有專業執照的廚師 Papuchan 分享,馬鈴薯表皮會變綠,主要是受光照影響,包括太陽光、家中燈光,都會讓馬鈴薯產生葉綠素,並產生「茄鹼」及「類茄鹼」等天然毒素,人體只要攝取過量,會導致頭暈、噁心、腹瀉,甚至影響神經系統。
Papuchan 強調,若馬鈴薯已出現明顯變色,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直接丟棄,而非心存僥倖;農糧署也證實,馬鈴薯如果變綠發芽,生物鹼含量將提高,應整顆丟棄避免食用。而馬鈴薯中間如果出現黑心,是因為氮肥過多或冷藏不當導致,這時將黑心挖除並完全煮熟,對人體並無害,仍可安心食用。
馬鈴薯要冰嗎?保存方式一次看
針對馬鈴薯的保存,農糧署提醒,馬鈴薯害怕濕氣,冷藏的溫度容易讓馬鈴薯的澱粉變質,導致鬆軟口感消失,所以不能「整顆放進冰箱」,平時透過「常溫保存」、「裝袋冷凍」、「切塊冷凍」才是最佳保存方式。
◾裝袋常溫:如果環境較乾燥,可以把馬鈴薯和蘋果一起裝在「深色紙袋」,放在照不到陽光的通風陰涼處保存,蘋果釋放的乙烯,能減緩馬鈴薯發芽,可保存1至3個月;Papuchan 也補充,可以依照「1顆蘋果對應20顆馬鈴薯」的比例保存,效果更佳。
◾裝袋冷藏:如果家中環境較潮濕,建議把馬鈴薯裝進「打洞的塑膠袋」內冷藏,避免照光以免發芽,可保存1至2週。
◾切塊、壓泥冷凍:把馬鈴薯去皮、切塊放入電鍋蒸熟後,再壓泥「裝入保鮮袋」,放進冷凍庫,可保存1個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鈴薯為什麼會變色?變綠、變黑能吃嗎?
在日本擁有專業執照的廚師 Papuchan 分享,馬鈴薯表皮會變綠,主要是受光照影響,包括太陽光、家中燈光,都會讓馬鈴薯產生葉綠素,並產生「茄鹼」及「類茄鹼」等天然毒素,人體只要攝取過量,會導致頭暈、噁心、腹瀉,甚至影響神經系統。
Papuchan 強調,若馬鈴薯已出現明顯變色,最安全的做法就是直接丟棄,而非心存僥倖;農糧署也證實,馬鈴薯如果變綠發芽,生物鹼含量將提高,應整顆丟棄避免食用。而馬鈴薯中間如果出現黑心,是因為氮肥過多或冷藏不當導致,這時將黑心挖除並完全煮熟,對人體並無害,仍可安心食用。
馬鈴薯要冰嗎?保存方式一次看
針對馬鈴薯的保存,農糧署提醒,馬鈴薯害怕濕氣,冷藏的溫度容易讓馬鈴薯的澱粉變質,導致鬆軟口感消失,所以不能「整顆放進冰箱」,平時透過「常溫保存」、「裝袋冷凍」、「切塊冷凍」才是最佳保存方式。
◾裝袋常溫:如果環境較乾燥,可以把馬鈴薯和蘋果一起裝在「深色紙袋」,放在照不到陽光的通風陰涼處保存,蘋果釋放的乙烯,能減緩馬鈴薯發芽,可保存1至3個月;Papuchan 也補充,可以依照「1顆蘋果對應20顆馬鈴薯」的比例保存,效果更佳。
◾裝袋冷藏:如果家中環境較潮濕,建議把馬鈴薯裝進「打洞的塑膠袋」內冷藏,避免照光以免發芽,可保存1至2週。
◾切塊、壓泥冷凍:把馬鈴薯去皮、切塊放入電鍋蒸熟後,再壓泥「裝入保鮮袋」,放進冷凍庫,可保存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