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季後賽首輪,西區第7種子的金州勇士將挑戰第2種子的休士頓火箭。兩隊例行賽交手5次,勇士以3勝2敗稍占上風,然而其中3場發生在Jimmy Butler加盟前,含一場NBA盃季後賽對決中,火箭靠著爭議罰球險勝,也為這組對戰增添濃厚火藥味。季後賽舞台再相遇,無論從人員配置還是風格打法,這將是一場極具對比性的系列賽,勇士以Stephen Curry為核心的「死亡五小」將面臨火箭「雙塔」陣容的挑戰。
小球VS雙塔:勇士、火箭籃球哲學對決
本系列的最大看點是勇士小球陣容與火箭雙塔體系的碰撞。Steve Kerr仍偏好讓球場上布滿技術型球員,利用大量跑動與傳導創造進攻機會。反觀Ime Udoka領軍的火箭則信仰高大陣型,以身體對抗與封鎖路線為基礎,讓對手無處可逃、難以找到節奏。
勇士的進攻核心依舊是Stephen Curry,但在Butler交易後,他們有了更多樣的攻擊變化。Butler提供了高效的單打選擇與穩定罰球來源,讓勇士不再完全依賴Curry的跑位與投籃創造。而防守端,Butler與Draymond Green的聯手使勇士小球不再脆弱,成為能製造混亂、主動壓迫的防守機器。
火箭則傾向以Alperen Sengun與Steven Adams構成的雙塔陣容為基礎,搭配Fred VanVleet與Dillon Brooks的防守壓迫,以及Jalen Green、Cam Whitmore、Amen Thompson等年輕球員的運動能力,打造出一支充滿強硬與活力的團隊。他們將對Curry進行多層包夾與換防,讓他難以擺脫對位並建立節奏。

▲勇士的進攻核心依舊是Stephen Curry,但在Butler交易後,他們有了更多樣的攻擊變化。Butler提供了高效的單打選擇與穩定罰球來源,讓勇士不再完全依賴Curry的跑位與投籃創造。(圖/取自金州勇士X) Kuminga成為系列賽關鍵人物
火箭在例行賽最後一次交手,對Curry的限制策略可說做得滴水不漏:VanVleet、Brooks、Green與Eason輪流上前壓迫,Sengun與Adams則在擋拆後積極上提形成雙人包夾,等於逼迫Curry在極小空間內做決策。該一場比賽中成功將Curry壓制至10投1中僅得3分,也證明Ime Udoka的防守布置確實有一套。
不過Kerr也不是沒有回應。勇士擅長利用Curry吸引包夾後製造「4打3」的空間優勢,而Looney、Gary Payton II與Moses Moody等人則能在此架構下做出適時切入與外圍投籃。Moody與Payton的空切與二波進攻可能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變數。
美媒分析,系列賽關鍵人物是Jonathan Kuminga。ESPN知名記者Shams Charania在《NBA Today》節目中點名:「這輪系列賽必須激活Kuminga。」他認為面對火箭一群充滿爆發力的年輕鋒線,Kuminga的運動能力與防守轉換將是勇士的反制武器。雖然Kuminga近期因傷與輪替問題受到冷落,但他曾在對火箭的交手中繳出隊內最佳淨勝效率,證明其價值。
知名球評Jason Timpf也在個人節目中分析,雖然Kuminga在融入球隊存在一些問題,但他是「超級運動員中的超級運動員」,運動能力、爆發力和敏捷肉眼可見,也是勇士少數可以對抗火箭身體素質的球員,因此認為本輪系列賽Kerr應該要給他一些時間。

▲金州勇士年輕前鋒Jonathan Kuminga的運動能力與防守轉換將是勇士的反制武器。雖然Kuminga近期因傷與輪替問題受到冷落,但他曾在對火箭的交手中繳出隊內最佳淨勝效率,證明其價值。(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火箭鐵桶陣密不透風 勇士小心了
火箭在關鍵時刻的陣容選擇頗具彈性。例行賽最常使用的是VanVleet、Sengun、Brooks、Jalen Green與Jabari Smith Jr.的組合,但進入第四節時,Udoka常將Thompson取代Smith,或甚至以Eason取代VanVleet,打造防守優先的「鐵桶陣」。若需要更多籃板或壓迫,Adams與Aaron Holiday也能隨時上場。Udoka受訪時曾直言:「當對手開始抱怨判罰與肢體對抗時,就代表我們成功了。」
而勇士方面,Curry、Butler與Green「三老」穩居決勝陣容之中,Moody與Brandin Podziemski則是近期Clutch時刻出場最多的先發球員。Looney與Payton則視對位與節奏調整使用。Kuminga會否被啟用,取決於Kerr是否願意跳出輪替舒適區,用他來應對火箭的身體強度與轉換進攻。
勇士在經驗上更有優勢
這支火箭尚未在季後賽打過七戰系列賽,而勇士則擁有Curry與Green兩位總冠軍等級的領袖,加上Butler帶來的硬度與穩定性,心理層面明顯佔優。自從Butler加盟後,勇士在非垃圾時間的淨勝分達+9.5,聯盟排名第三。當Curry、Green與Butler同場時戰績為23勝5敗,若以此勝率推算,他們賽季可拿67勝。
Curry因Butler到來而重拾能量,場均27.9分5.7助攻,真實命中率達0.644,堪稱歷史級別表現。
火箭年輕、有身材、有深度,但首次面對老練的季後賽對手,能否在七戰中維持穩定仍存疑。勇士雖為第7種子,但近期戰力已經脫胎換骨。若Curry持續維持火燙狀態,再加上Butler與Green在攻防兩端的影響力,勇士有機會在6場之內解決戰局,繼續他們的下半季狂飆之路。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系列的最大看點是勇士小球陣容與火箭雙塔體系的碰撞。Steve Kerr仍偏好讓球場上布滿技術型球員,利用大量跑動與傳導創造進攻機會。反觀Ime Udoka領軍的火箭則信仰高大陣型,以身體對抗與封鎖路線為基礎,讓對手無處可逃、難以找到節奏。
勇士的進攻核心依舊是Stephen Curry,但在Butler交易後,他們有了更多樣的攻擊變化。Butler提供了高效的單打選擇與穩定罰球來源,讓勇士不再完全依賴Curry的跑位與投籃創造。而防守端,Butler與Draymond Green的聯手使勇士小球不再脆弱,成為能製造混亂、主動壓迫的防守機器。
火箭則傾向以Alperen Sengun與Steven Adams構成的雙塔陣容為基礎,搭配Fred VanVleet與Dillon Brooks的防守壓迫,以及Jalen Green、Cam Whitmore、Amen Thompson等年輕球員的運動能力,打造出一支充滿強硬與活力的團隊。他們將對Curry進行多層包夾與換防,讓他難以擺脫對位並建立節奏。

火箭在例行賽最後一次交手,對Curry的限制策略可說做得滴水不漏:VanVleet、Brooks、Green與Eason輪流上前壓迫,Sengun與Adams則在擋拆後積極上提形成雙人包夾,等於逼迫Curry在極小空間內做決策。該一場比賽中成功將Curry壓制至10投1中僅得3分,也證明Ime Udoka的防守布置確實有一套。
不過Kerr也不是沒有回應。勇士擅長利用Curry吸引包夾後製造「4打3」的空間優勢,而Looney、Gary Payton II與Moses Moody等人則能在此架構下做出適時切入與外圍投籃。Moody與Payton的空切與二波進攻可能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變數。
美媒分析,系列賽關鍵人物是Jonathan Kuminga。ESPN知名記者Shams Charania在《NBA Today》節目中點名:「這輪系列賽必須激活Kuminga。」他認為面對火箭一群充滿爆發力的年輕鋒線,Kuminga的運動能力與防守轉換將是勇士的反制武器。雖然Kuminga近期因傷與輪替問題受到冷落,但他曾在對火箭的交手中繳出隊內最佳淨勝效率,證明其價值。
知名球評Jason Timpf也在個人節目中分析,雖然Kuminga在融入球隊存在一些問題,但他是「超級運動員中的超級運動員」,運動能力、爆發力和敏捷肉眼可見,也是勇士少數可以對抗火箭身體素質的球員,因此認為本輪系列賽Kerr應該要給他一些時間。

火箭在關鍵時刻的陣容選擇頗具彈性。例行賽最常使用的是VanVleet、Sengun、Brooks、Jalen Green與Jabari Smith Jr.的組合,但進入第四節時,Udoka常將Thompson取代Smith,或甚至以Eason取代VanVleet,打造防守優先的「鐵桶陣」。若需要更多籃板或壓迫,Adams與Aaron Holiday也能隨時上場。Udoka受訪時曾直言:「當對手開始抱怨判罰與肢體對抗時,就代表我們成功了。」
而勇士方面,Curry、Butler與Green「三老」穩居決勝陣容之中,Moody與Brandin Podziemski則是近期Clutch時刻出場最多的先發球員。Looney與Payton則視對位與節奏調整使用。Kuminga會否被啟用,取決於Kerr是否願意跳出輪替舒適區,用他來應對火箭的身體強度與轉換進攻。
勇士在經驗上更有優勢
這支火箭尚未在季後賽打過七戰系列賽,而勇士則擁有Curry與Green兩位總冠軍等級的領袖,加上Butler帶來的硬度與穩定性,心理層面明顯佔優。自從Butler加盟後,勇士在非垃圾時間的淨勝分達+9.5,聯盟排名第三。當Curry、Green與Butler同場時戰績為23勝5敗,若以此勝率推算,他們賽季可拿67勝。
Curry因Butler到來而重拾能量,場均27.9分5.7助攻,真實命中率達0.644,堪稱歷史級別表現。
火箭年輕、有身材、有深度,但首次面對老練的季後賽對手,能否在七戰中維持穩定仍存疑。勇士雖為第7種子,但近期戰力已經脫胎換骨。若Curry持續維持火燙狀態,再加上Butler與Green在攻防兩端的影響力,勇士有機會在6場之內解決戰局,繼續他們的下半季狂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