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蘿蔔是家中餐桌上的常見菜色之一,富含膳食纖維、鉀,還可提升抗氧化能力,適量攝取可以幫助減少發炎反應、維持健康。白蘿蔔最常被拿來煮湯,或是紅燒滷製,但不少主婦都有白蘿蔔很難煮入味的困擾,一名日本廚師公開蘿蔔難入味關鍵在「去皮未確實」、「沒事先料理」2個問題造成的,而且當他在社群公布後,居然超過90%的粉絲都不知道,進一步分享煮白蘿蔔妙招,一起來學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廚師「Papuchan(ぱぷちゃん)」在《Yahoo JAPAN》專欄中分享,他在社群軟體上發現,有超過90%的粉絲想知道如何解決白蘿蔔煮不入味的問題,讓他嚇一大跳。

▲白蘿蔔怎麼煮才好吃?最常見的蘿蔔燉排骨之外,農糧署示範白蘿蔔煮法並教民眾如何挑選白蘿蔔。(圖/記者徐銘穗攝)
▲白蘿蔔排骨湯是家常湯品之一。(圖/記者徐銘穗攝)
白蘿蔔難煮入味原因公開
papuchan指出,白蘿蔔煮不入味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削皮削得不夠厚,因為白蘿蔔皮纖維較厚,會阻礙味道滲入白蘿蔔裡面,口感也不好吃,建議料理前削下的皮厚度約0.4公分最好。

白蘿蔔不入味的另個原因,papuchan說是沒有事先料理過。他說明,白蘿蔔在烹煮過程中會大量出水,若沒有預先料理過,直接把白蘿蔔放進醬汁中烹煮,大量水分會把醬汁稀釋,如此一來不管怎麼煮,味道當然都還是會稍嫌不足。

▲白蘿蔔有兩層皮,而第二層的木質部正是吃起來有點苦的關鍵。(圖/截自溫國智IG)
▲白蘿蔔有兩層皮,削得不夠厚,就很難煮入味。(圖/截自溫國智IG)
怎麼煮蘿蔔才入味?
papuchan指出,要先把蘿蔔煮過,再放進湯中或滷汁中,這樣才能入味。他建議可以用洗米水來預煮白蘿蔔,因為白蘿蔔富含的酵素「澱粉酶」,可與米粒中的澱粉產生作用,去除白蘿蔔的苦澀味並帶出甜味。也就是說,先用洗米水把蘿蔔煮到半熟,再放入湯裡或滷汁裡煮,就能入味了。

白蘿蔔怎麼削皮?
實際在家中料理蘿蔔時,如果使用削皮器削白蘿蔔皮,只削一層會發現表面呈現不透色的白色,根據媽媽經驗判斷,這樣是不夠的,必須再多削2至3層,到表面呈現微透明的程度才可以。

國宴主廚溫國智近期也曾拍短片教大家削白蘿蔔皮,指出白蘿蔔皮「有兩層」而第二層的木質部正是蘿蔔吃起來有苦味的關鍵,用一般的削皮器要削很久,一般餐廳都是直接用刀削,而削下來厚厚的蘿蔔皮不用丟,可以用鹽醃出苦澀味後,再來來醃製也很好吃。


▲白蘿蔔每個部位其實有著甜度差異,最適合燉湯的部位其實是中間部分。(圖/農糧署)
▲白蘿蔔每個部位其實有著甜度差異,最適合燉湯的部位其實是中間部分。(圖/農糧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