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的器官移植是否合法性在台引起熱議,台大醫院則於此刻發表移植手術重大成果,相關團隊日前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的心臟移植手術,器官從摘取、運送到植入,全程維持跳動狀態,打破傳統技術須使心臟停跳並冷藏的限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醫院今(16)日舉辦成果發表會,心臟外科主治醫師紀乃新表示,過去心臟移植必須在冷藏條件下快速完成手術,以減少缺血對心肌造成的損傷,而美國史丹佛大學曾進行短時間缺血灌流案例,已證實缺血時間愈短,移植後心臟功能表現愈好,因此若可做到移植過程完全不停跳最理想,不過以往沒有團隊能做到不停跳。

為求改善,台大移植團隊從葉克膜原理中找到突破靈感。紀乃新指出,團隊結合機械輔助與臨床經驗,自行設計可攜式灌流系統,可於運送途中持續給予含氧血液,使器官在手術全程都不中斷血流,真正實現無缺血狀態。此成果已獲國際肯定,日前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心臟胸腔外科技術(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Techniques)》。

首例接受此手術的患者為49歲蘇小姐,今也現身說法,她表示,過去苦於擴張性心肌病變,導致心臟衰竭,需反覆住院施打強心劑,並於2023年裝設心室輔助器穩定病情,直到2024年8月配對成功,隨後接受心臟移植,當時術後1週即可步行30分鐘不用休息,現在更能一口氣爬4層樓。 

▲蘇小姐是全球首例「不停跳、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受贈者,今與操刀醫師紀乃新一起亮相。(圖/台大醫院提供)
▲蘇小姐是全球首例「不停跳、無缺血」心臟移植手術受贈者,今與操刀醫師紀乃新一起亮相。(圖/台大醫院提供)
紀乃新表示,傳統移植術後心肌酵素常見上升,代表組織受損,而蘇小姐術後酵素指標正常,顯示心肌獲得良好保護,目前已幾乎完全恢復正常生活;他也說,相關技術已成功應用於2名個案,將持續優化器官運送流程與團隊協作模式,確保整體穩定、安全。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則說,該院自完成亞洲首例心臟移植以來,一直以開發者角色前行,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如今再次以具體成果登上國際舞台,也象徵醫療團隊在大環境不理想下仍未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