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蛤蜊盛產期為4到9月,現在正是吃蛤蜊的好季節。不過,蛤蜊買回家後該怎麼保存?不少人整包放冰箱或是泡水放冰箱,其實這樣都是錯誤的做法,會加速蛤蜊死亡。最年輕國宴主廚「阿慶師」分享蛤蜊吐沙時加「蜂蜜」可以讓蛤蜊鮮味暴增3倍,學會正確保存方法與步驟,蛤蜊在冰箱放3個禮拜仍新鮮、活跳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營養師張益堯曾在臉書粉專分享,蛤蜊(文蛤、蛤蠣)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B2、B12、鐵、鈣與鋅,尤其鋅對於維持免疫力、促進代謝很重要。而且,每100公克的蛤蜊只有37大卡、只含39mg的膽固醇,熱量、膽固醇都不高,如果想挑選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不妨把蛤蜊列入選項。

▲隨鍋附有專煮蛤蜊的器具,便於一次煮多顆慢慢吃,不過一個人要吃完近5斤蛤仔還是很驚人。(圖/風塵萬里 旅人手札提供)
▲蛤蜊(文蛤、蛤蠣)富含蛋白質、維生素 B2、B12、鐵、鈣與鋅,每100公克的蛤蜊只有37大卡、只含39mg的膽固醇,熱量、膽固醇都不高。(圖/NOWnews資料照)
阿慶師近期在臉書分享蛤蜊保存方法,他指出,蛤蜊買回家後,只要做到以下3個步驟,就能讓蛤蜊肉質鮮美、吐沙乾淨,而且還能延長保鮮。

1.檢查
保存蛤蜊前,要先仔細檢查蛤蜊,可以聞味道看看有沒有發臭、不新鮮,也可以拿兩個蛤蜊敲敲看,如果蛤蜊像石頭聲代表沒問題,如果發出空心聲響則代表蛤蜊已經死掉了,要先挑走。

2.吐沙
阿慶師分享,以大約1斤(600克)的蛤蜊來說,可以用500cc水加入8g鹽、調配出最接近海水比例的鹽水,蛤蜊泡鹽水會開始吐沙。他推薦再滴入1至2滴的蜂蜜,蛤蜊可以吸收蜂蜜裡的葡萄糖,讓肉質更鮮美。

日本水產研究所指出,因為蜂蜜中含有葡萄糖,蛤蜊的味道是由體內一種叫琥珀酸的成分而產生,葡萄糖具有增加琥珀酸含量的特性。假如蛤蜊在加了蜂蜜的鹽水中浸泡24小時,琥珀酸增多,其鮮味會增加近3倍

阿慶師也建議,蛤蜊在照不到光的地方會更活躍,因此可以用蓋子蓋住,讓蛤蜊吐沙好好吐沙,但記得要留個小縫,可以讓蛤蜊吐沙更乾淨。

▲原PO在超市買了蛤蜊,加了鹽巴還是緊閉不吐沙,對此,也有婆媽分享「超神1招」,直呼「水噴的到處都是」。(圖/翻攝自《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說》)
▲曾有網友分享,讓蛤蜊一個個平鋪在淺盤泡鹽水,能加速蛤蜊吐沙。(圖/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說臉書)
3.冷藏
最後冷藏的準備動作也很重要,阿慶師分享把吐好沙的蛤蜊裝進乾淨塑膠袋,袋口用筷子纏幾圈、翻過來轉幾下轉緊,用叉子在塑膠袋上戳幾個洞,減少袋中的濕氣,這樣就可以整包冰冰箱冷藏了。也可以把蛤蜊裝進豆漿袋中,同樣用一根筷子轉緊再放冰箱。阿慶師指出,這樣做可以讓蛤蜊冰3個禮拜還是新鮮、活跳跳。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冉繁華過去曾受訪表示,貝類能夠無氧呼吸,當遇到比較低溫及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貝類就將兩殼閉緊,完全不需要氧氣,加上低溫冷藏4至6℃的情況下,加上沒有劇烈反覆的鹽度與溫度變化,貝類降低它們的代謝率及暫停呼吸,像進入冬眠的狀態,有可能存活到21天以上

市場真空包裝貝類正是利用貝類「冬眠」的特徵,達到延長貝類產品的保存期限。真空包裝蛤蜊不用拆封,原包裝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即可。不過,要煮之前,還是要記得讓蛤蜊泡鹽水吐沙,以免整鍋湯變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