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前陣子還有10度左右低溫,4月開始卻高溫不斷,近期更已上看30度,天氣變化極為快速,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指出,「今年夏季風的發展,持續有偏早的跡象」,暗示未來的梅雨季、夏天可能提早到來。氣候變遷的環境下,「夏季、冬季時間變長,春季、秋季時間縮短」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夏季風發展提早 鄭明典曝1訊號出現
鄭明典今(16)日透過臉書分享,「跨赤道流經過孟加拉灣北上,進入中國華南!春季時,華南水氣主要由南海北上,氣候上要到4月底至5月初,才會有持續的水氣由孟加拉灣進入華南,和氣候時序比對,今年夏季風的發展有偏早的跡象。」
梅雨季、夏天怎麼來的?「西南風」是重點
在探討梅雨季、夏天是否提早時,要先了解兩者形成的條件;中央氣象署表示,夏季時太陽直射北半球,陸地增溫速度比海洋快,形成「陸地熱、海洋涼」的對比,陸地上方會形成低壓區,亞洲大陸上則有溫暖的大陸低壓帶,風會由較涼的海洋吹向較熱的陸地。
而在南半球的「南印度洋」,就會往北跨越赤道形成「跨赤道流」,受科氏力影響後變成「西南氣流」,也就是所謂的夏季季風,這股西南季風會將潮濕的海洋空氣帶入亞洲內陸地區,產生大量的降水,讓台灣梅雨季雨量暴增。
今年梅雨、夏天會早到嗎?變數還很多
了解梅雨季和夏天環境,以及今年跨赤道流情況後,究竟梅雨季和夏天是否提早報到?鄭明典受訪強調「改變氣候的原因有許多,以台灣梅雨季來說,就算現在南方有南亞夏季風提早進入華南,但還要觀察北方系統是否配合,梅雨季和夏天的時間都不一定。」
而針對梅雨季,氣象署定義是5月至6月,根據統計,台灣最早降下梅雨的日期在5/1至5/5,分別為1951年、1974年、1994年、2008年;最晚的梅雨則在2018年,當時直到5/31至6/4才有第一波梅雨鋒面。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明典今(16)日透過臉書分享,「跨赤道流經過孟加拉灣北上,進入中國華南!春季時,華南水氣主要由南海北上,氣候上要到4月底至5月初,才會有持續的水氣由孟加拉灣進入華南,和氣候時序比對,今年夏季風的發展有偏早的跡象。」
梅雨季、夏天怎麼來的?「西南風」是重點
在探討梅雨季、夏天是否提早時,要先了解兩者形成的條件;中央氣象署表示,夏季時太陽直射北半球,陸地增溫速度比海洋快,形成「陸地熱、海洋涼」的對比,陸地上方會形成低壓區,亞洲大陸上則有溫暖的大陸低壓帶,風會由較涼的海洋吹向較熱的陸地。
而在南半球的「南印度洋」,就會往北跨越赤道形成「跨赤道流」,受科氏力影響後變成「西南氣流」,也就是所謂的夏季季風,這股西南季風會將潮濕的海洋空氣帶入亞洲內陸地區,產生大量的降水,讓台灣梅雨季雨量暴增。
今年梅雨、夏天會早到嗎?變數還很多
了解梅雨季和夏天環境,以及今年跨赤道流情況後,究竟梅雨季和夏天是否提早報到?鄭明典受訪強調「改變氣候的原因有許多,以台灣梅雨季來說,就算現在南方有南亞夏季風提早進入華南,但還要觀察北方系統是否配合,梅雨季和夏天的時間都不一定。」
而針對梅雨季,氣象署定義是5月至6月,根據統計,台灣最早降下梅雨的日期在5/1至5/5,分別為1951年、1974年、1994年、2008年;最晚的梅雨則在2018年,當時直到5/31至6/4才有第一波梅雨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