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一名40多歲女子,3月下旬透過網路購買俗稱「美容針」的肉毒桿菌毒素,並由賣家親自到府施打。沒想到三天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異常、眼皮下垂及全身無力等症狀,送醫後病況惡化,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最後自費22.6萬元接受抗毒素治療才穩定下來。這起事件也成為今年國內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案例。
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5)日表示,這起案例背後涉及多項重大違法行為。首先,賣家販售來路不明藥品,且非藥商身分就提供肉毒桿菌毒素,恐已觸犯《藥事法》。若未經核准擅自輸入藥品,最重可處10年徒刑,並可併科1億元罰金;若販售或陳列販售禁藥,則可處7年徒刑及最高5000萬元罰金。
其次,這名賣家甚至親自到府施打藥品,屬明顯醫療行為。羅一鈞強調,非醫師卻執行醫療行為,已違反《醫師法》,地方衛生局已著手蒐證,相關資料將交由司法機關處理。警方也已接獲報案,進一步調查中。
該名女子在注射後三日出現症狀,第六日病情惡化需插管,經治療後已轉出加護病房,目前仍住院觀察中。雖血清與糞便檢驗為陰性,但疾管署研判其為「極可能病例」,因其症狀明顯、且有肉毒桿菌施打史。
衛福部食藥署提醒,目前國內僅有7種合法核准的肉毒桿菌毒素產品,皆為處方用藥,須由合格醫師評估後施打。民眾切勿貪圖方便或價格便宜,網購來源不明的藥物,更不可讓來歷不明的業者從事醫療行為,否則恐造成健康嚴重危害,也可能觸法。若有任何疑問,可洽1922防疫專線或至疾管署官網查詢正確資訊。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次,這名賣家甚至親自到府施打藥品,屬明顯醫療行為。羅一鈞強調,非醫師卻執行醫療行為,已違反《醫師法》,地方衛生局已著手蒐證,相關資料將交由司法機關處理。警方也已接獲報案,進一步調查中。
該名女子在注射後三日出現症狀,第六日病情惡化需插管,經治療後已轉出加護病房,目前仍住院觀察中。雖血清與糞便檢驗為陰性,但疾管署研判其為「極可能病例」,因其症狀明顯、且有肉毒桿菌施打史。
衛福部食藥署提醒,目前國內僅有7種合法核准的肉毒桿菌毒素產品,皆為處方用藥,須由合格醫師評估後施打。民眾切勿貪圖方便或價格便宜,網購來源不明的藥物,更不可讓來歷不明的業者從事醫療行為,否則恐造成健康嚴重危害,也可能觸法。若有任何疑問,可洽1922防疫專線或至疾管署官網查詢正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