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多歲長者腰腿痠痛、右腳麻木長達10年,最近如廁困難,決定就醫,檢查發現是腰椎滑脫導致神經嚴重受壓,已需手術治療;醫師表示,長期疼痛未改善,大腦將留下「疼痛記憶」,即使手術根除病因,仍可能影響復原速度,民眾有任何難以緩解的疼痛,均應及早治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治病例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建和說,患者初期僅腳痠痛,曾在診所進行復健,症狀一度減輕,但因不想開刀,久忍不治,直到日前彎腰刷牙突感劇痛,甚至連站都站不穩,半蹲如廁也疼痛難耐,曾想靠軟便藥繼續撐下去,但後來還是忍不住就醫。

經安排MRI、X光及神經理學檢查後,確認此病人第4、5節腰椎滑脫,造成第5神經根受壓,壓迫來源則來自背側椎間盤突出與骨刺、腹側小面關節擠壓,呈現前後夾擊,導致患者長年痠痛麻症狀,並擴及右大腿、小腿至腳背。

林建和指出,長期疼痛會使大腦產生記憶,即使手術移除壓迫,也可能保留神經性疼痛感,導致術後臥床時間拉長,故團隊為此病人設計「個人化多模式微創腰椎痠痛控制策略」,結合術前止痛、神經減壓與骨融合固定手術。

這套策略包括手術前一天注射可維持1週的長效止痛劑,手術當天再施行局部麻醉,阻斷疼痛訊號傳遞,避免大腦形成新的痛覺記憶,再以微創手術從腰側開2個約3公分小傷口,以清除骨刺、切除擠壓關節結構,使第5神經獲得伸展空間,再以支架與骨釘完成固定。

林建和表示,透過術前預止痛與精準微創技術,患者術後隔天即可行走,痠痛指數也明顯下降,而病人在術後3個月評估,疼痛已從術後初期的5~6分降至1分,步行、如廁皆順暢。

林建和提醒,若腰痛合併腳麻、如廁困難等症狀,可能神經受壓已嚴重,宜及早就醫評估,以防錯過手術最佳時機,也能減少疼痛記憶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