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類的季節來了!隨著天氣逐漸加溫,有各種形狀的「蒲瓜」產量也逐漸提升,新莊公有市場菜販老闆廖炯程表示,蒲瓜近期一斤只要30至35元,市場能見度越來越高,後續價格還有機會下修;而在台灣,蒲瓜大多被用來快炒或煮湯,不過在日本,當地人喜歡做成「蒲瓜乾」,再搭配燉菜或涼拌,被視為養生、瘦身的健康聖品。
蒲瓜有5種類型 外型一看就能分辨
廖炯程指出,市場最常見蒲瓜類型是「扁蒲」,最容易分辨的方式,就是看蒲瓜「主要是瘦在哪個部位」,中直筒長形稱為「瓠」、全身胖的圓鼓鼓叫「匏」、頭瘦卻水桶腰的稱「扁蒲」、瘦腰身的就叫「葫蘆」。
農糧署也說明,不同品種的蒲瓜,果實形狀有很大差異,長型稱為「瓠(ㄏㄨˋ)」,圓形稱為「匏(ㄆㄠˊ)」,扁形則稱為「扁蒲」。
📌長形蒲瓜(瓠):外型呈圓筒狀,似牛腿。為早期較常見種類。
📌球型蒲瓜(匏):外觀近於圓形,老熟果可做水瓢容器。
📌葫蘆蒲:下大上小,腰部纖細。較大可鮮食,較小純觀賞。
📌水壺型扁蒲:下部圓大,果梗處較突出,有淡綠色與青色虎斑等分別。花蒲、梨子蒲為目前主要生產種類。
📌天鵝蒲(海豚蒲):帶果柄,表皮明顯突起,下部膨大,主要為觀賞用。
蒲瓜不只能煮湯 日本人吃法超特別
廖炯程分享,新鮮的蒲瓜富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也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常見的料理方式有大火快炒,也有用來煮湯。但是在日本喜歡做成蒲瓜乾,並用在壽司捲上,燉菜或是涼拌,被視為養生、瘦身的健康聖品。
至於蒲瓜乾的做法,農業部提及,大致有以下4個步驟,若沒時間,也可以直接將蒲瓜切成薄片曬乾即可。
1、將蒲瓜洗淨,剖成一個個圓盤狀,厚度約1至2公分。
2、削皮後,利用鐮刀或削皮器沿著圓弧削,盡量要連續,不可斷掉。
3、將削好的蒲瓜條吊在竹竿上曝曬。
4、大約曬3至5天就會完全乾燥,乾燥後,將蒲瓜乾綁成一捆,不受潮的話,可放1年以上。
蒲瓜在市場怎麼挑?菜販老闆解答了
廖炯程指出,無論是在菜市場或超市,挑選蒲瓜需要注意,「藤越粗越好」、「腰身曲線不要太凸,籽才會幼」、「屁股花越黃越新鮮越嫩」、「表面要帶有絨毛比較好」。
此外,大多數的瓜都切開後會氧化,輕微的慢慢變黃,嚴重直接變黑化,建議民眾煮完一餐如果有剩,一定要先用保鮮膜貼緊,再放進冰箱。另外也可以透過油脂包覆,並用大火快炒,也比較能夠對抗氧化。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廖炯程指出,市場最常見蒲瓜類型是「扁蒲」,最容易分辨的方式,就是看蒲瓜「主要是瘦在哪個部位」,中直筒長形稱為「瓠」、全身胖的圓鼓鼓叫「匏」、頭瘦卻水桶腰的稱「扁蒲」、瘦腰身的就叫「葫蘆」。
農糧署也說明,不同品種的蒲瓜,果實形狀有很大差異,長型稱為「瓠(ㄏㄨˋ)」,圓形稱為「匏(ㄆㄠˊ)」,扁形則稱為「扁蒲」。
📌長形蒲瓜(瓠):外型呈圓筒狀,似牛腿。為早期較常見種類。
📌球型蒲瓜(匏):外觀近於圓形,老熟果可做水瓢容器。
📌葫蘆蒲:下大上小,腰部纖細。較大可鮮食,較小純觀賞。
📌水壺型扁蒲:下部圓大,果梗處較突出,有淡綠色與青色虎斑等分別。花蒲、梨子蒲為目前主要生產種類。
📌天鵝蒲(海豚蒲):帶果柄,表皮明顯突起,下部膨大,主要為觀賞用。
蒲瓜不只能煮湯 日本人吃法超特別
廖炯程分享,新鮮的蒲瓜富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也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常見的料理方式有大火快炒,也有用來煮湯。但是在日本喜歡做成蒲瓜乾,並用在壽司捲上,燉菜或是涼拌,被視為養生、瘦身的健康聖品。
至於蒲瓜乾的做法,農業部提及,大致有以下4個步驟,若沒時間,也可以直接將蒲瓜切成薄片曬乾即可。
1、將蒲瓜洗淨,剖成一個個圓盤狀,厚度約1至2公分。
2、削皮後,利用鐮刀或削皮器沿著圓弧削,盡量要連續,不可斷掉。
3、將削好的蒲瓜條吊在竹竿上曝曬。
4、大約曬3至5天就會完全乾燥,乾燥後,將蒲瓜乾綁成一捆,不受潮的話,可放1年以上。
蒲瓜在市場怎麼挑?菜販老闆解答了
廖炯程指出,無論是在菜市場或超市,挑選蒲瓜需要注意,「藤越粗越好」、「腰身曲線不要太凸,籽才會幼」、「屁股花越黃越新鮮越嫩」、「表面要帶有絨毛比較好」。
此外,大多數的瓜都切開後會氧化,輕微的慢慢變黃,嚴重直接變黑化,建議民眾煮完一餐如果有剩,一定要先用保鮮膜貼緊,再放進冰箱。另外也可以透過油脂包覆,並用大火快炒,也比較能夠對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