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駐日本大使館官網昨(14)日發布「重要通知」,內容主要是針對「南海海槽大地震」的預防和提醒,呼籲中國公民留意旅遊、留學等風險;而「南海海槽大地震」究竟為何令人聞風喪膽?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直言,南海海槽大地震可達芮氏規模9.1,強震威力足以掀起海嘯對日本陸地造成威脅。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陸使館突發地震提醒 詳細內容曝光

大陸駐日本大使館說明,未來30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從70%提升至80%,稱地震可能波及西起沖繩、東至福島的廣大區域,導致29.8萬人死亡;提醒旅日中國同胞切實增強防範意識,及時了解掌握地震自救知識,適當儲備飲用水、食品、防災急救用品等應急物資。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通知,提醒旅日中國公民防範地震。(翻攝自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布通知,提醒旅日中國公民防範地震。(翻攝自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
南海海槽大地震是什麼?

長期研究日本地震狀態的郭鎧紋說明,「南海海槽大地震」對日本人來說是從小到大的國民教育,主要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互相推擠導致的大型地震,週期約100至150年,前一次發生在1944年和1946年。日本學者認為,未來30年,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機率高達80%。

而南海海槽又能細分為4段,分別是「東海海槽」、「東南海海槽」、「南海海槽」和「日向灘」,其中東海、東南海、南海地震通常是連動的,僅日向灘則是因為斷層走向較不相同。可怕的是,南海海槽地震規模可達9.1以上,引發的海嘯在5分鐘內就會侵襲靜岡、和歌山、三重及高知,8分鐘到房總半島,到宮崎縣也不過19分鐘。

▲一旦日本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大海嘯5分鐘內就會侵襲靜岡、和歌山、三重及高知。(圖/郭鎧紋提供)
▲一旦日本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大海嘯5分鐘內就會侵襲靜岡、和歌山、三重及高知。(圖/郭鎧紋提供)
南海海槽大地震有前兆嗎?

郭鎧紋提及,西日本過去地震並不多,但長期觀察發現,南海海槽大地震發生前,由於歐亞大陸板塊不斷被菲律賓海板塊往下拉,當歐亞板塊承受不住這樣的力道後,就會在板塊交界處反彈,導致日本西部先出現許多芮氏規模6.5以上的地震,最後再發生更大規模的「南海海槽主震」。

郭鎧紋舉例,1854、1944、1946等年份,南海海槽都有發生大地震,而在主震發生的前後幾年,西日本地震都有明顯變多趨勢;若將時間拉到近期,日本學者發現,1995年阪神芮氏規模7.3大地震後,西日本出現多個芮氏規模6.5以上的地震,其中包括2016年的熊本地震,甚至2024年1月1日的能登半島地震,都可以說是南海海槽大地震即將爆發的前兆。

▲南海海槽分為4個段落,主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互相推擠導致,兩者交界點可能會發生大型地震。(圖/郭鎧紋提供)
▲南海海槽分為4個段落,主是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互相推擠導致,兩者交界點可能會發生大型地震。(圖/郭鎧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