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等關稅將暫緩實施90天,雖然短暫帶來喘息空間,但對許多台灣中小型出口商而言,真正令人頭痛的,其實是「不確定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他們花了兩天深入訪問台灣中部製造業者,發現許多企業都被「還不知道會怎樣」的政策搞得人心惶惶。

像是凡仕成企業的唐誌成就表示,他們雖然不是直接出口到美國,但有不少客戶都是向美國市場出貨的廠商,近期這些客戶已經開始暫停採購、要求延後交貨,只因為他們也看不清楚美國接下來會怎麼做。

唐誌成坦言,「川普帶來的這種不確定性,是一種負擔。」

除了原本的10%關稅壓力,業者更擔心中國大陸的出口商因為被擠出美國市場,轉向東南亞或其他地區,導致台灣也得面對他們的削價競爭。

不只凡仕成,紐時訪問的其他製造商也有類似看法:關稅是一種直接成本,但政策搖擺不定、看不清未來的局勢,才是壓力最大的來源。

總統賴清德11日也南下台中,與在地製造業者面對面了解狀況。多數業者表示,10%的關稅目前還能承受,甚至有部分人認為,美國進口商若改向中國以外地區採購,反而有機會轉單到台灣。不過,也有不少人擔憂整體貿易環境變差,訂單量反而因此萎縮。

凡仕成的一位銷售經理形容現在的情勢「就像一場颱風」,出口美國的廠商位在颱風眼,最先被吹到,但環繞在旁的供應鏈上中下游其實也難逃影響,「真的很可怕。」

來自彰化鹿港、年過七旬的楊先生也分享,他的公司是出口配管產品到美國的,他並不反對川普想重振美國製造業的初衷,但也質疑美方究竟能花多久時間訓練出足夠的技術工人。

談到新關稅帶來的成本問題,楊先生直言:「不可能全部轉嫁給對方,製造商和進口商都得吸收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