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台灣盃自由潛水深度賽在南台灣小琉球盛大舉行。賽事首日在穩定的海況與晴朗天氣中展開,吸引來自國內外39位自由潛水選手齊聚,包括公開組與新人組,為期四天的賽事揭開精彩序幕。同時首日還出現意外插曲,潛區竟出現一隻蝠鱝(Mobula Ray),引起現場一陣騷動。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賽於清晨展開,首位出場的陳志璿成功完成FIM(攀繩下潛)項目90米的挑戰,為去年未完成的目標一雪前恥,取得白牌佳績。隨後,林柏鈞在CWTB(雙蹼恆重下潛)項目中成功潛至85米,也獲得白牌認可。女子選手方面,陳昱蓉以50米的CWTB深度創下本日女子組最佳紀錄,展現台灣女性潛水實力。

選手表現方面也有遺憾之處,如陳少棋與盧三仁分別在FIM與CWT項目中因提早轉身(early turn)僅獲黃牌評價。然而,來自澳門的霍宗滿(CWT 45米)與謝明秀(CWTB 31米)表現亮眼,也有來自韓國的Kyung Chan Choi順利潛達FIM 50米,展現國際選手實力。

▲蝠鱝出現在約水下12米處,成為選手與攝影人員難得一見的奇景。(圖/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提供)
▲蝠鱝出現在約水下12米處,成為選手與攝影人員難得一見的奇景。(圖/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提供)
蝠鱝意外造訪  潛場驚喜不斷

午後賽事進行期間,潛區竟出現一隻蝠鱝(Mobula Ray),引起現場一陣騷動。初見時曾一度誤認為是大型蝠魟(Manta),經由潛水人員辨識後,確認為蝠鱝。該生物出現在約水下12米處,成為選手與攝影人員難得一見的奇景,亦為本次賽事增添難忘風采。戒護組雖熱血沸騰,仍堅守崗位,確保賽事安全進行。

舒適的海況亦為初次參賽的新秀選手帶來利多。賽事首日有多位新人組選手完成個人挑戰,收穫白牌成績,現場氣氛既緊張又充滿激勵。在良好天候加持下,共有9位選手嘗試70米以上深度,其中6人成功挑戰,展現自由潛水運動的強大韌性與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