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2日祭出對等關稅政策,正式對全球多國展開貿易戰。不過外媒指出,這場貿易戰的代價,將由美國消費者與企業承擔。外媒也整理了在「所有東西都會變貴」的情況下,有4種類別的商品將會最早受到衝擊,包括筆電與平板、鞋類、玩具以及服飾。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是他重返白宮後首次大動作祭出全面關稅政策。報導指出,如今已經不是「什麼東西可能漲價」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漲」的問題。

若川普依照2日公布的計劃執行,除了墨西哥與加拿大的特定商品有機會豁免外,其餘所有國家輸美商品都將面臨最低10%關稅。其中,被美國政府列為「最嚴重貿易壁壘國家」的60個國家,關稅將更高。

而在這份「重點關稅名單」中,以中國居首。自4月9日起,美國將對幾乎所有中國進口商品課徵54%關稅。若川普進一步對與委內瑞拉有石油交易的國家(如中國)再加徵 25% 的關稅,整體稅率將高達79%。

其他「重點關稅國」還包括美國第六大進口來源的越南,將面臨46%全面關稅;而台灣作為美國第八大進口來源,也將會面臨32%關稅。

由於關稅本質是進口商品的稅金,首先必須買單的是進口到美國的企業。但企業是否會把這些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則因情況而異。有些企業與批發商簽有固定價格合約,有些為了留住顧客,可能選擇吸收部分成本。

儘管川普主張將生產轉回美國「關稅為零」,但在美國生產成本高昂,仍可能導致價格上漲。

在關稅打擊之下,以下4類產品恐最先漲價:

1.筆電與平板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數據,中國、越南與台灣是美國筆電與平板的前三大進口來源,總額達472億美元。包括智慧手機、電腦螢幕等幾乎所有消費電子產品都可能漲價。

美國高度依賴台灣供應半導體,若成本上升,筆電、汽車、家電、醫療設備、Wi-Fi 路由器、LED 燈泡等價格也會受到牽連。尤其是新車往往內建數千顆晶片。

雖然川普曾單獨提出對半導體課徵 25% 關稅,但白宮資料指出,這項關稅不會疊加於已宣布的「對等關稅」上。

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副總裁波茲瓦(Ed Brzytwa)指出,現階段零售庫存可能在3至4個月期間耗盡,屆時消費者可能會發現漲價。

2.鞋類

中國與越南去年共向美國出口185億美元的鞋類商品,占美國進口鞋類總量的近七成,漲價幾乎無可避免。

▲越南經濟隨著全球供應鏈重組而受惠。(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中國與越南去年共向美國出口185億美元的鞋類商品。(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3.玩具類

中國與越南是美國主要玩具進口來源,去年出口總額150億美元。根據美國玩具協會估算,美國市面上77%的玩具來自中國。

美國玩具協會執行長格雷格阿赫恩(Greg Ahearn)認為,玩具產業利潤微薄,難以吸收成本,一旦新關稅生效,玩具價格預計上漲至少三成,預估會在返校季推出新玩具時明顯反映。

4.服飾類

中國與越南去年向美國出口價值140億美元的服飾,是美國前兩大來源國。此外,包括孟加拉、印度、印尼、柬埔寨等主要服飾來源國,也將面臨26%到49%不等的關稅。

美國時尚產業發言人高森斯(Stephanie Gauzens)認為,川普的關稅將對時尚產業造成重大衝擊。

更多「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