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會影響外觀與自信,若未妥善處理,恐留下色素沉澱或永久疤痕。在這春、夏交替之際,不少人又苦於痘痘困擾,對此食藥署提醒,外用、口服青春痘藥品皆應視個人情形選用,配合生活保養,才能真正改善膚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說明,青春痘藥物分為外用與口服2大類,治療目標包括抗菌、抑制皮脂分泌與改善角質代謝;一般而言,外用藥適合輕度患者,囊腫型或嚴重發炎者則可能需口服藥輔助。

針對常見外用藥品,食藥署指出,包含過氧化苯(Benzoyl Peroxide),可殺死痤瘡桿菌並促進角質代謝,但易造成乾燥與刺激;外用抗生素如克林黴素、紅黴素,具抗菌、抗發炎功能,但長期使用恐有抗藥性問題、外用A酸類如Tretinoin、Adapalene,則能改善角化異常並抑制粉刺生成,但刺激性較高,建議搭配保濕與防曬;另有杜鵑花酸(Azelaic Acid),為刺激性較低的替代選擇。

若外用效果不佳,或症狀已擴及大範圍發炎,醫師可能會考慮口服藥物,例如抗生素Doxycycline,對發炎性青春痘效果良好,但使用期間需注意光敏感反應,避免日曬;針對重度囊腫型青春痘,則可能使用口服A酸(Isotretinoin),不僅能抑制皮脂分泌,也能預防粉刺生成,但副作用較多,包含口乾、肝功能異常,且女性使用時務必避孕,以免對胎兒造成傷害。

食藥署強調,對女性來說,若青春痘與荷爾蒙有關,可考慮由醫師開立口服賀爾蒙藥品,以穩定皮脂腺刺激反應,達到控痘效果。

食藥署呼籲,青春痘雖常見,但錯誤使用藥物或偏方療法,可能導致膚況惡化或過敏風險,民眾應避免購買來路不明藥品,並避免自行停藥或疊加用藥,遇有疑問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透過專業提升安全用藥。

青春痘用藥注意事項:

■外用藥使用初期可能有刺激反應,應逐步建立耐受性並搭配保濕。

■口服A酸需嚴格監控,女性使用必須避孕以防胎兒畸形風險。

■使用抗生素類藥品應避免過度日曬,以降低光敏感副作用。

■所有藥物治療皆應避免與偏方併用,買藥務必認明合法管道,並諮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