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5歲女主管BMI僅20,自認健康不差,沒想到健檢發現三酸甘油酯過高,進一步檢查顯示體脂率已達35%,且有中度脂肪肝與高胰島素阻抗,對此醫師說,這種「瘦胖子」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其實比肥胖者還高出52%,應特別留意。
「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說,「瘦胖子」學名為MONW(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 Weight),意指體重在正常範圍內(BMI 18.5~24.9)但代謝異常,佔全球人口近45%,看來雖不胖,卻可能體脂超標(女性>30%、男性>25%),合併高血糖、高血脂或高血壓等代謝風險因子。
陳威龍指出,該名女主管正是典型MONW個案,雖飲食、體重穩定,但經量測發現體脂率高達35%後,再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她已有中度脂肪肝,且糖化血色素和胰島素阻抗均偏高,已屬糖尿病高危險群。
此外,根據《JAMA》期刊,MONW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肥胖者高出52%,65歲以上的風險則為20~34歲者4倍,50~64歲者也高達3倍,不可輕忽。
陳威龍也說,肥胖者因體態明顯,反而會早期求診,而瘦胖子因體重正常,容易忽略健康問題,導致延誤治療時機。
針對瘦胖子的成因,陳威龍則說,關鍵與內臟脂肪堆積密切相關,導致因素則包括缺乏運動、高糖與高澱粉飲食、胰島素阻抗及肌肉量不足,特別肌肉是穩定血糖的主要器官,若肌肉太少,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降低,血糖更容易失控。
陳威龍提醒,想避免落入「瘦胖陷阱」,不能只靠體重判斷健康,而應重視體脂率與肌肉量,從日常飲食、規律運動與睡眠品質做起,才能真正打造長期穩定的健康體質。
「瘦胖子」注意事項:
■體重正常但體脂率>30%(女)或25%(男),要小心MONW風險。
■MONW族群的心血管死亡率比肥胖者高52%,且50歲以上風險急升。
■建議每週至少3次阻力訓練+211餐盤法飲食,可助增肌減脂。
■每年定期健檢應包含體脂率、胰島素阻抗與脂肪肝檢查,早期掌握代謝異常。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威龍指出,該名女主管正是典型MONW個案,雖飲食、體重穩定,但經量測發現體脂率高達35%後,再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她已有中度脂肪肝,且糖化血色素和胰島素阻抗均偏高,已屬糖尿病高危險群。
此外,根據《JAMA》期刊,MONW族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肥胖者高出52%,65歲以上的風險則為20~34歲者4倍,50~64歲者也高達3倍,不可輕忽。
陳威龍也說,肥胖者因體態明顯,反而會早期求診,而瘦胖子因體重正常,容易忽略健康問題,導致延誤治療時機。
針對瘦胖子的成因,陳威龍則說,關鍵與內臟脂肪堆積密切相關,導致因素則包括缺乏運動、高糖與高澱粉飲食、胰島素阻抗及肌肉量不足,特別肌肉是穩定血糖的主要器官,若肌肉太少,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效率降低,血糖更容易失控。
陳威龍提醒,想避免落入「瘦胖陷阱」,不能只靠體重判斷健康,而應重視體脂率與肌肉量,從日常飲食、規律運動與睡眠品質做起,才能真正打造長期穩定的健康體質。
「瘦胖子」注意事項:
■體重正常但體脂率>30%(女)或25%(男),要小心MONW風險。
■MONW族群的心血管死亡率比肥胖者高52%,且50歲以上風險急升。
■建議每週至少3次阻力訓練+211餐盤法飲食,可助增肌減脂。
■每年定期健檢應包含體脂率、胰島素阻抗與脂肪肝檢查,早期掌握代謝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