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三年精心製作的年度影視鉅作《百年原殤》4月即將隆重推出。該劇由原民會委託原文會製作,28日舉辦部落首映會,吸引了眾多族人與在地青年返鄉一睹首映,開場在歌手呂薔 Amuyi現場演唱動人的族語歌曲下,為這場文化與歷史交會的盛會揭開序幕。
此次部落首映會播放原視《百年原殤》系列之大豹社抗日戰爭紀錄片《重燃之燼》與劇情短片《虹霧》。大豹社抗日戰爭發生於1900年至1907年間,位於大豹溪流域的泰雅族大豹社部落,面對日本總督府施行的「理蕃政策」,展開長達八年的奮戰,為守護部落、抵抗殖民入侵而不懈抗爭。最終,族人選擇以和解方式保存族群生命,但在殖民者的角度中,所謂「和解」卻被解讀成「投降」,而事件過後,大豹社族人被迫遷往他地,再也無法回到原鄉。
原民會參事楊正斌致詞時表示:「透過影像重新詮釋歷史,不只是還原過往,更是希望以族人的視角進行社會溝通,讓原住民族的記憶被正確看見。」而桃園市復興區區長蘇佐璽區長也強調:「原住民族不僅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更為守護家園付出過犧牲,透過這樣的作品,有助於走向更細膩的轉型正義與社會融合。」
紀錄片《重燃之燼》泰雅族導演曾宇平 Behuy Masao在片中點出,「大豹茶」如今成為三峽地區推廣在地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實則為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並開發的作物,與泰雅族大豹社的原始生活方式並無直接連結。大豹茶是殖民過程的產物,卻被包裝成地方特產,這段揭示讓觀眾深思,看似日常的文化標籤背後,其實潛藏著歷史誤植與敘事錯置;也強化了影片核心主題「唯有回到族人的視角,歷史才能被真正看見與理解」。
而劇情短片《虹霧》則由導演簡學彬執導,以族人被迫遷徙後的家庭故事為主軸,從高祖父女兒Loba的視角出發,描繪族人為了讓家人團聚、為了不要再讓日本人打擾部落族人的生活,不得不在困境中妥協,自願前往日軍作為和解的籌碼,但令人動容的是,Loba在片中堅定地說,即使無法再回部落,但永遠都是泰雅族人、是大豹社的一員。
但在談判當日Loba卻被日本人拒絕,更失去了兩個弟弟,也開啟了Watan Syat家族最深的悲劇。從《虹霧》劇情中,不僅是還原歷史,更彷彿引領族人、觀眾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年代,體會抗戰帶來的傷痛、族人守護家園而選擇和解的權衡。
《百年原殤》全系列紀錄片與劇情短片將在4月2日下午三點, 於CORNER MAX 大角落多功能展演館隆重播映,觀眾可一同見證這三段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透過族人親口說出、用影像重現的歷史記憶。從「Cepo' 戰役」、「太魯閣族抗日戰役」、「大豹社抗日戰爭」,跟隨祖先的腳步走進當代視角,讓歷史不只是被記錄,更是與土地連結的起點。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看原民會及原文會官網、社群動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民會參事楊正斌致詞時表示:「透過影像重新詮釋歷史,不只是還原過往,更是希望以族人的視角進行社會溝通,讓原住民族的記憶被正確看見。」而桃園市復興區區長蘇佐璽區長也強調:「原住民族不僅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更為守護家園付出過犧牲,透過這樣的作品,有助於走向更細膩的轉型正義與社會融合。」
紀錄片《重燃之燼》泰雅族導演曾宇平 Behuy Masao在片中點出,「大豹茶」如今成為三峽地區推廣在地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實則為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並開發的作物,與泰雅族大豹社的原始生活方式並無直接連結。大豹茶是殖民過程的產物,卻被包裝成地方特產,這段揭示讓觀眾深思,看似日常的文化標籤背後,其實潛藏著歷史誤植與敘事錯置;也強化了影片核心主題「唯有回到族人的視角,歷史才能被真正看見與理解」。
而劇情短片《虹霧》則由導演簡學彬執導,以族人被迫遷徙後的家庭故事為主軸,從高祖父女兒Loba的視角出發,描繪族人為了讓家人團聚、為了不要再讓日本人打擾部落族人的生活,不得不在困境中妥協,自願前往日軍作為和解的籌碼,但令人動容的是,Loba在片中堅定地說,即使無法再回部落,但永遠都是泰雅族人、是大豹社的一員。
但在談判當日Loba卻被日本人拒絕,更失去了兩個弟弟,也開啟了Watan Syat家族最深的悲劇。從《虹霧》劇情中,不僅是還原歷史,更彷彿引領族人、觀眾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年代,體會抗戰帶來的傷痛、族人守護家園而選擇和解的權衡。
《百年原殤》全系列紀錄片與劇情短片將在4月2日下午三點, 於CORNER MAX 大角落多功能展演館隆重播映,觀眾可一同見證這三段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透過族人親口說出、用影像重現的歷史記憶。從「Cepo' 戰役」、「太魯閣族抗日戰役」、「大豹社抗日戰爭」,跟隨祖先的腳步走進當代視角,讓歷史不只是被記錄,更是與土地連結的起點。更多活動相關資訊請看原民會及原文會官網、社群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