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覺得,只要把肉冰冷凍就不會壞,能放很久呢?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示警,牛羊肉等紅肉放冷凍最多可保存1年、雞肉保存1年內,處理過的肉絲、絞肉等最多保存3到4個月,當冷凍肉出現「詭異顏色、異味、黏液、冰晶或失去彈性」等5狀況,就別再吃了,可能暗藏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對孕婦、小孩很危險,而且反覆解凍還容易產生亞硝胺,有致癌危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軒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多數民眾家中的冷凍庫,都會有塊「放到忘記它原本長怎樣」的肉,小心這些冷凍肉擺太久已成「殭屍肉」,不只味道變差、營養流失,更可能對健康有害。

冷凍肉5狀況已變質 反覆解凍恐致癌

如何分辨冷凍肉已變質?黃軒表示,肉變暗沉,出現詭異顏色、飄出鐵鏽混臭抹布味、出現像膠水的黏液、表面結滿冰晶、失去彈性,若有這些狀況,都應丟棄別再食用。

▲解凍肉別只泡水!搜狐美食專欄《大慶談美食》表示,解凍肉時,在清水內加入一點「白醋」,用手揉搓均勻,如此一來,在半小時之內就能輕鬆將凍肉退冰了,而且還能軟化肉質。(圖/取自pixabay)
▲冷凍肉如果顏色變得暗沉,就表示可能已經變質了。(示意圖/取自pixabay)
黃軒提醒,變質的肉可能已出現李斯特菌、沙門氏菌,對孕婦及小孩最危險;且營養流失、蛋白質變性;若反覆解凍易產生亞硝胺,出現致癌危機;冷凍超過3個月的肉,口感也會變差;腐臭的肉還可能讓冰箱其他食物一起陪葬。

該如何正確解凍肉品?黃軒分享3種方法,一是前一晚放進冷藏慢慢解凍,二是裝進密封袋泡冷水,三是用微波爐快速解凍。他提醒,最好不要在室溫放著,也不要重複冷凍、解凍。

此外,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亦凡過去曾在醫院衛教資訊中,分享「冰箱食物保存」知識,提醒冰箱不是可以將時間永久暫停的時間機器,只能夠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所以不是冰進冷凍就永遠不會壞。張亦凡也分享以下5個冰箱食物保存重點。

購買後盡速放入冰箱
7~60°C是微生物繁殖最迅速的危險溫度帶,所以食物在這個溫度區間的時間越短,就越安全。

監控冰箱溫度(冷藏溫度維持在0~7°C、冷凍溫度維持在-18°C以下)
除了盡快將購買的食物放入冰箱,也要記得定時檢查冰箱的溫度。確定冰箱能夠維持安全的溫度,才不會功虧一簣。

食物密封包裝並且生熟食分區放置
冰箱內的食物須妥善密封包裝,除了可以減少食材水分散失、竄味之外,也可減少交叉汙染的機會,讓食物能夠更安全的保存。

冰箱只放6到7分滿
冰箱內物品要有間隔距離,冷氣才能有效循環,除了讓冰箱的溫度能夠穩定維持在安全範圍,也更省電。

定期清潔冰箱
冰入冰箱的食物難免會遇到傾倒或是少量湯汁滲出的狀況,定時清潔冰箱內部除了可以讓冰箱的環境維持乾淨之外,也可趁每次清潔冰箱時檢查食物的保存期限,減少食物過期的狀況。

▲營養師分享各式食物、食材冷藏與冷凍的保存期限。(圖/台東基督教醫院網站)
▲營養師分享各式食物、食材冷藏與冷凍的保存期限。(圖/台東基督教醫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