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一名女子為了延續與過世愛犬的情感,砸下超過530萬台幣進行基因複製,成功讓愛犬「重生」,成為泰國首隻「克隆犬」。不僅外貌幾乎一模一樣,甚至據稱能「認出主人」並聽懂泰文指令。這段橫跨生死的深情故事,感動韓國複製專家,主動免除高額費用。儘管有不少人對於這項舉動的倫理存有疑慮,這名女子仍堅持自己只是以科學方式,延續與毛孩的深厚羈絆。
根據《The Thaiger》報導,來自泰國叻丕府(Ratchaburi)班蓬區、年約50歲的Kai,曾飼養一隻法國鬥牛犬Pha Phang,卻在狗狗罹患「庫興氏症候群」後失去牠。這種病症會導致內分泌失調、過度飲食與肥胖,對動物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痛失摯愛後,她無法釋懷,透過朋友介紹,聯繫上泰國首位具備犬隻複製能力的獸醫Supasek Sonjit,展開一場跨國的生命延續計畫。
Kai在與獸醫討論過程中,曾被詢問兩大關鍵問題,其一是未來若自己不在,誰會照顧這隻克隆犬?其二是,她是否有心理準備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對此,Kai表示,她早已將包括Pha Phang在內的17隻狗的照護安排寫進遺囑中,並強調這並非放不下,而是希望延續生命之間的情感連結。
她最終花費約5至6百萬泰銖(約新台幣488萬至530萬元),將Pha Phang的細胞樣本送到韓國,由曾參與全球首例犬隻複製「Snuppy」計畫的專家黃禹錫(Hwang Woo Suk)進行培育。這位韓國科學家於2005年成功打造出全球首隻克隆犬Snuppy,技術至今已日趨成熟,並已商業化服務全球客戶。不過,Kai的案例並不順利,前4次嘗試皆失敗,甚至曾有幼犬無法自主呼吸夭折。直到第5次,複製才宣告成功,整個過程耗時超過一年。而黃禹錫本人也因被Kai的深情打動,決定免除高達2000萬泰銖(約新台幣1765萬)的基因改造費用,作為支持她與愛犬重聚的心意。
重生的Pha Phang與原犬幾乎無異,唯一差異僅是左耳形狀稍有不同。狗狗在4個月大時首次見到Kai,據她描述,牠「馬上就認出我」,還能聽懂泰文的簡單指令。這讓她深信,這不只是外貌的複製,甚至可能連性格、記憶都有所延續。雖然目前科學界對複製動物是否能保有原生記憶尚無定論,但有研究指出,基因與早期訓練可能影響複製動物的行為表現。
這起事件也引發不少討論,有人認為這樣的技術挑戰自然倫理,也可能涉及動物權益問題。不過Kai表示,她尊重生命,也尊重科學發展,強調自己並未對他人造成傷害,只希望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完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感旅程。
目前全球已有包括美國、中國與韓國在內的國家,進行動物複製的商業化應用,像是美國的ViaGen Pets與中國的Sinogene都提供寵物複製服務,價格通常高達數萬美元。雖然技術已日漸普及,但在東南亞地區,Kai的案例仍屬首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Kai在與獸醫討論過程中,曾被詢問兩大關鍵問題,其一是未來若自己不在,誰會照顧這隻克隆犬?其二是,她是否有心理準備面對社會輿論的壓力?對此,Kai表示,她早已將包括Pha Phang在內的17隻狗的照護安排寫進遺囑中,並強調這並非放不下,而是希望延續生命之間的情感連結。
她最終花費約5至6百萬泰銖(約新台幣488萬至530萬元),將Pha Phang的細胞樣本送到韓國,由曾參與全球首例犬隻複製「Snuppy」計畫的專家黃禹錫(Hwang Woo Suk)進行培育。這位韓國科學家於2005年成功打造出全球首隻克隆犬Snuppy,技術至今已日趨成熟,並已商業化服務全球客戶。不過,Kai的案例並不順利,前4次嘗試皆失敗,甚至曾有幼犬無法自主呼吸夭折。直到第5次,複製才宣告成功,整個過程耗時超過一年。而黃禹錫本人也因被Kai的深情打動,決定免除高達2000萬泰銖(約新台幣1765萬)的基因改造費用,作為支持她與愛犬重聚的心意。
重生的Pha Phang與原犬幾乎無異,唯一差異僅是左耳形狀稍有不同。狗狗在4個月大時首次見到Kai,據她描述,牠「馬上就認出我」,還能聽懂泰文的簡單指令。這讓她深信,這不只是外貌的複製,甚至可能連性格、記憶都有所延續。雖然目前科學界對複製動物是否能保有原生記憶尚無定論,但有研究指出,基因與早期訓練可能影響複製動物的行為表現。
這起事件也引發不少討論,有人認為這樣的技術挑戰自然倫理,也可能涉及動物權益問題。不過Kai表示,她尊重生命,也尊重科學發展,強調自己並未對他人造成傷害,只希望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完一段難以割捨的情感旅程。
目前全球已有包括美國、中國與韓國在內的國家,進行動物複製的商業化應用,像是美國的ViaGen Pets與中國的Sinogene都提供寵物複製服務,價格通常高達數萬美元。雖然技術已日漸普及,但在東南亞地區,Kai的案例仍屬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