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費率審議會今(28)日召開,經過逾2小時審議,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決議本次電價不調整。然而,台電累積虧損4229億元擺在眼前,對此經濟部將會持續向立法院爭取2024年1000億元的撥補預算,台電也將透過開源節流方法,再將收斂虧損168億元,全年虧損可壓制332億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4月平均電價維持每度3.7556元,其中,民生電價從每度2.77元、工業電價從每度4.27元。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在會後記者會表示,審議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造成物價波動的隱憂,以共識決本次電價不調整,並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援撥補台電預算,穩健台電財務。

政府與台電過往釋出訊息,因為台電沒有得到政府所撥補的2000億預算,因此面臨非漲電價不可局面,據台電所提出的電價合理反映應為每度4.0968元,約調漲9.085%,但如今突然提到地緣政治及關稅因素,是否是新考量因素?

賴建信說,美國政府關稅措施確實對於國際經濟有些影響,審議委員也反映社會對於物價擔憂,因此認為2024年所編列的1000億元追加預算,已經通過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將會持續爭取立法院通過該筆預算。

至於2025年是否還會再編列追加預算,他表示,這必須交由行政院通盤考量歲計賸餘,經濟部會努力爭取,但目前仍不確定今年是否會再編列追加預算。

而這2000億元撥補預算一直沒有得到立法院在野黨支持,為什麼現在覺得可以爭取到?賴建信重申,台電累積虧損4229億元,主因是疫情、俄烏戰爭期間為了維持物價,未足額反映電價所造成的虧損。

他也指出,全球這段期間都實施相關電業補貼,像是日本補貼5500億元,住宅電價漲幅控制24%、消費者物價增加約3.3%;而台電目前獲得特別預算是500億元,「國際燃料價格大漲是一個真實的事實,這些事實不是台電公司經營不善的問題。」

另外,台電也將提出4項開源節流措施,包括透過機動性調整長短約、輸配電調升線路設施費用、銷售RE30綠電,以及資產活化等等。

▲王振勇表示,燃料價格要用長期來看,目前煤價看起來是有下修,有機會降到每噸120至130美元;燃氣根據預測為13元至14元,與去年11元至12元還高。(圖/記者李政龍攝影)
▲王振勇表示,燃料價格要用長期來看,目前煤價看起來是有下修,有機會降到每噸120至130美元;燃氣根據預測為13元至14元,與去年11元至12元還高。(圖/記者李政龍攝影)

針對燃料價格,台電副總經理王振勇表示,燃料價格要用長期來看,目前煤價看起來是有下修,有機會降到每噸120至130美元;燃氣根據預測為13元至14元,與去年11元至12元還高。

他補充,長短約調節可以減少30億元至40億元;綠電銷售約可以有7.5億收入,以及如學校、農業的電價回歸到各部會編列預算約影響60億元;今年台電預估虧損將是500億元,透過上述方式約可收斂虧損168億元,將虧損降至332億元

對於是否有討論,先讓台電調漲或是比照2022年,6月後續召開臨時會方式,賴建信表示,委員認為諸多不確定性因素難以明朗,因此沒有再開臨時會的決議,如果中間還有其他變化,或是台電遲遲無法爭取到撥補預算,那麼就會等到9月電價審議委員會再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