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如今已成台北最重要的交通命脈,也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捷運系統,第一條通車路線是從木柵動物園到中山國中站的「木柵線」,在29年前的今天、即1996年的3月28日正式營運,由當時的台北市長陳水扁啟用自動售票機,買下第一張車票。但鮮少人知道,木柵線在接通內湖線後,當年原名簡稱是「柵湖線」,因為諧音同詐胡,北捷還特別花了百萬元改名成「文湖線」。
台北捷運29歲!陳水扁買下第1張車票
在1996年3月28日,台灣第一條捷運「木柵線」通車,當天早晨5時30分舉行通車剪綵儀式,而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於5時40分啟用自動售票機,買下台北捷運第1張車票,並在6時整台灣第一條捷運木柵線啟用。
當時木柵線南起動物園站、北迄中山國中站,全線共有12站,第一年的日平均運量僅約4萬人次。時至今日,台北捷運路網已四通八達,根據北捷運量統計,2025年2月的日平均運量約210萬人次。
「柵湖線」變詐胡,北捷花百萬改名
鮮少人記得,後來中山國中站向北的延伸線開通、也就是內湖線,當年木柵線、內湖線兩線直通時,一開始是稱作木柵內湖線、簡稱「柵湖線」,但讀起來諧音同「詐胡」引起負面聲量,北捷還花了110萬元更名,將「木柵內湖線」改稱「文山內湖線」,也就是現在知名的文湖線。
第一台AI數位列車來了!智慧分析旅客行為
台北捷運公司將3月28日訂為「生日」,在29周年之際,不只捷運路網遍布台北都會區,第一部AI數位列車也在昨(27)日於淡水信義線啟航,透過AI啟動車廂安全偵測,並首次引進裸視3D廣告技術、全車數位螢幕。
◼️AI智慧防護:提升捷運安全
AI數位列車最大亮點是搭載最高層級的安全偵測系統,運用宏碁AI演算法與NVIDIA邊緣運算技術,具備智慧分析功能,能即時分析旅客行為,包括偵測異常移動、衝突對峙等突發狀況,同步將影像傳至駕駛室,確保第一時間採取適當應變措施。
未來會再運用「聲音辨識技術」分析尖叫音頻,即時識別潛在緊急狀況,並導入「1秒清車偵測」,提升收班作業效率。
◼️車門到站顯示器升級:資訊更清晰
AI數位列車同步升級車門上方到站顯示器,由原先LED升級為48吋液晶螢幕(LCD),畫質更清晰,另外也加大螢幕尺寸,加入立體化的月台樓層及出口位置,列車離站後螢幕可持續顯示下一站站名,乘車資訊一次看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1996年3月28日,台灣第一條捷運「木柵線」通車,當天早晨5時30分舉行通車剪綵儀式,而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於5時40分啟用自動售票機,買下台北捷運第1張車票,並在6時整台灣第一條捷運木柵線啟用。
當時木柵線南起動物園站、北迄中山國中站,全線共有12站,第一年的日平均運量僅約4萬人次。時至今日,台北捷運路網已四通八達,根據北捷運量統計,2025年2月的日平均運量約210萬人次。
「柵湖線」變詐胡,北捷花百萬改名
鮮少人記得,後來中山國中站向北的延伸線開通、也就是內湖線,當年木柵線、內湖線兩線直通時,一開始是稱作木柵內湖線、簡稱「柵湖線」,但讀起來諧音同「詐胡」引起負面聲量,北捷還花了110萬元更名,將「木柵內湖線」改稱「文山內湖線」,也就是現在知名的文湖線。
第一台AI數位列車來了!智慧分析旅客行為
台北捷運公司將3月28日訂為「生日」,在29周年之際,不只捷運路網遍布台北都會區,第一部AI數位列車也在昨(27)日於淡水信義線啟航,透過AI啟動車廂安全偵測,並首次引進裸視3D廣告技術、全車數位螢幕。
◼️AI智慧防護:提升捷運安全
AI數位列車最大亮點是搭載最高層級的安全偵測系統,運用宏碁AI演算法與NVIDIA邊緣運算技術,具備智慧分析功能,能即時分析旅客行為,包括偵測異常移動、衝突對峙等突發狀況,同步將影像傳至駕駛室,確保第一時間採取適當應變措施。
未來會再運用「聲音辨識技術」分析尖叫音頻,即時識別潛在緊急狀況,並導入「1秒清車偵測」,提升收班作業效率。
◼️車門到站顯示器升級:資訊更清晰
AI數位列車同步升級車門上方到站顯示器,由原先LED升級為48吋液晶螢幕(LCD),畫質更清晰,另外也加大螢幕尺寸,加入立體化的月台樓層及出口位置,列車離站後螢幕可持續顯示下一站站名,乘車資訊一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