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品牌大廠巨大今(26)日出席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董事長劉湧昌表示,庫存問題已經大致消化完畢,目前訂單明顯回溫,前兩個月營收年增13%,整體景氣回暖可期。他也喊出新目標,希望在3年內讓品牌營收突破1000億元。
劉湧昌指出,歐美市場的最壞時期已經過去,庫存僅剩最後幾個月,2月訂單年增幅度亮眼,而且接下來的訂單成長也已出現兩位數成長。他強調,雖然仍需觀察俄烏戰爭造成的通膨壓力與消費動能影響,但整體走勢樂觀。
中國市場方面,他坦言,今年初受到天氣偏冷影響,1、2月表現略有下滑,但去年中國內銷自行車達230萬台,是重要貢獻來源。今年即使小幅下降,也能靠歐美訂單回補,帶動整體成長。
談到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劉湧昌直言,業界對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充滿不安,早上起來看新聞是這樣說,晚上睡前再看一次又變了,彷彿得了「川普憂鬱症」。目前並不考慮在美國設廠,而是持續深耕越南與匈牙利工廠。他推測,美國對越南的關稅應不至於飆高到40%、50%,越南仍是對美出貨的可行據點。
執行長劉素娟補充,自行車產業極度仰賴供應鏈聚落,像台灣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產業鏈團結扎根。若要在美國複製這種模式,短期內並不現實。
對於未來布局,劉湧昌特別看好日本市場。他表示,目前每年銷往日本的自行車約7萬台,但當地整體市場規模龐大,運動型變速車就佔了800萬台市場,只要能拿下其中50萬台,就比台灣整體市場還大。
至於未來碳權制度可能帶來的機會,劉湧昌透露,已經邀請學者研究將YouBike等騎乘行為納入個人碳權計算,希望明年能推出一套碳權方法學。
對於品牌併購話題,他則語帶保留地說,目前雖然有不少品牌透過銀行尋求併購機會,但「想得多、動得少」,目前還沒有真正啟動併購案。
巨大今日股價下跌1.64%或2.5元,收149.5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市場方面,他坦言,今年初受到天氣偏冷影響,1、2月表現略有下滑,但去年中國內銷自行車達230萬台,是重要貢獻來源。今年即使小幅下降,也能靠歐美訂單回補,帶動整體成長。
談到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劉湧昌直言,業界對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充滿不安,早上起來看新聞是這樣說,晚上睡前再看一次又變了,彷彿得了「川普憂鬱症」。目前並不考慮在美國設廠,而是持續深耕越南與匈牙利工廠。他推測,美國對越南的關稅應不至於飆高到40%、50%,越南仍是對美出貨的可行據點。
執行長劉素娟補充,自行車產業極度仰賴供應鏈聚落,像台灣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產業鏈團結扎根。若要在美國複製這種模式,短期內並不現實。
對於未來布局,劉湧昌特別看好日本市場。他表示,目前每年銷往日本的自行車約7萬台,但當地整體市場規模龐大,運動型變速車就佔了800萬台市場,只要能拿下其中50萬台,就比台灣整體市場還大。
至於未來碳權制度可能帶來的機會,劉湧昌透露,已經邀請學者研究將YouBike等騎乘行為納入個人碳權計算,希望明年能推出一套碳權方法學。
對於品牌併購話題,他則語帶保留地說,目前雖然有不少品牌透過銀行尋求併購機會,但「想得多、動得少」,目前還沒有真正啟動併購案。
巨大今日股價下跌1.64%或2.5元,收149.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