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氣溫變化劇烈,加上春季流感影響,許多人感冒痊癒後,咳嗽卻久久不退,對此中醫師說,咳嗽可分為「急性咳嗽」(3週內)、「亞急性咳嗽」(3~8週)及「慢性咳嗽」(超過8週),民眾可注意是否有痰等5徵兆以協助醫師診斷,若咳嗽已持續2個月以上,則應詳細檢查以防有潛在疾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主治醫師陳至良說,咳嗽是人體保護機制,當呼吸道黏膜受刺激,身體會自動排除異物,但慢性咳嗽患者的反應機制可能過度敏感,即便沒有明顯刺激仍頻繁咳嗽,常見原因包括呼吸道感染後遺症、氣喘、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等。
陳至良表示,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故除了肺部,其他臟腑功能失調也恐引發咳嗽,例如習慣熬夜、情緒急躁者,且咳嗽時伴隨肋骨悶脹疼痛,可能屬於「肝咳」;若患有心衰竭、腎衰竭,因水分滯留導致咳嗽,分別屬於「心咳」與「腎咳」,前者可能伴隨呼吸短促、乏力心悸,後者則常見腰背疼痛、痰多清稀。
此外,長期胃食道逆流者,因胃酸刺激咽喉或氣管,可能引發「脾咳」,另氣喘與鼻涕倒流,則較典型屬於「肺咳」。
陳至良指出,民眾可透過觀察來協助醫師判斷病因,包括是否有痰、痰的顏色與質地(如黃、白、透明或黏稠)、是否因冷空氣、甜膩食物或躺下後加重症狀等5徵兆,並注意若咳嗽持續不癒且找不到明顯原因,應儘速就醫。
針對慢性咳嗽的治療,陳至良說,往往涉及多個臟腑功能的調理,除了中醫診治,保暖、調養作息與飲食節制等,都有助咳嗽早日痊癒,故氣溫變化大,應戴帽子、圍圍巾,保護頭頸部以助肺氣流通;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則可助肝氣舒暢,穩定情緒並減少咳嗽;腸胃功能較弱者,應避免難消化或易產氣的食物如糯米、炸物、五辛類與精緻甜點等,降低胃酸逆流對呼吸道的影響。
陳至良強調,慢性咳嗽恐影響生活品質,但透過適當的調理與治療,多數患者都能改善,一旦察覺咳嗽合併呼吸困難、胸痛或體重異常減輕等情形,則應立即就醫。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至良表示,中醫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故除了肺部,其他臟腑功能失調也恐引發咳嗽,例如習慣熬夜、情緒急躁者,且咳嗽時伴隨肋骨悶脹疼痛,可能屬於「肝咳」;若患有心衰竭、腎衰竭,因水分滯留導致咳嗽,分別屬於「心咳」與「腎咳」,前者可能伴隨呼吸短促、乏力心悸,後者則常見腰背疼痛、痰多清稀。
此外,長期胃食道逆流者,因胃酸刺激咽喉或氣管,可能引發「脾咳」,另氣喘與鼻涕倒流,則較典型屬於「肺咳」。
陳至良指出,民眾可透過觀察來協助醫師判斷病因,包括是否有痰、痰的顏色與質地(如黃、白、透明或黏稠)、是否因冷空氣、甜膩食物或躺下後加重症狀等5徵兆,並注意若咳嗽持續不癒且找不到明顯原因,應儘速就醫。
針對慢性咳嗽的治療,陳至良說,往往涉及多個臟腑功能的調理,除了中醫診治,保暖、調養作息與飲食節制等,都有助咳嗽早日痊癒,故氣溫變化大,應戴帽子、圍圍巾,保護頭頸部以助肺氣流通;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則可助肝氣舒暢,穩定情緒並減少咳嗽;腸胃功能較弱者,應避免難消化或易產氣的食物如糯米、炸物、五辛類與精緻甜點等,降低胃酸逆流對呼吸道的影響。
陳至良強調,慢性咳嗽恐影響生活品質,但透過適當的調理與治療,多數患者都能改善,一旦察覺咳嗽合併呼吸困難、胸痛或體重異常減輕等情形,則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