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第一次的「月全食」才剛結束,明(24)日又有難得的天象要出現了!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明天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土星,外圍明顯可見的光環,將會因為完全側向地球,視覺上出現短暫消失的情況,「土星環消失」上一次發生在16年前的2009年,下一次則是13年後的2038年才會出現。
土星環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台北市立天文館說明,土星環確切的成因不明,目前主要認為是太陽系當初形成時,未能成為恆星或行星的剩餘物質被類木行星捕捉,以及部分衛星陷入行星的「洛西極限」內,被行星強大的潮汐力扯碎,形成今天所見的行星環。
土星環消失原因 天文館解答
台北市立天文館助理研究員段皓元指出,所謂的土星環消失並非真的不見,而是在土星自轉軸、公轉軌道、黃道夾角等條件配合下,土星環剛好完全側向地球,也就是土星的春分或秋分時,寬達28萬公里,厚度僅約10公尺至1公里的壯觀光環看起來就像消失一樣,連大型望遠鏡也無法看到。
由於土星的公轉週期約30年,所以相隔約13至15年,在土星春、秋分前後便會出現這種奇景,在複雜的軌道相對運動下,有時會在兩年中連續出現3次,例如下次土星環消失就在2038年10月、2039年4月和7月各有一次。
土星環消失台灣看得到嗎?
段皓元解釋,近年的土星環消失僅有今年這一次,可惜土星在天空中剛好與太陽相近,只有白天才出現,在陽光的影響下難以觀察;此外歷史上第一個看到土星環消失的人可能是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在1612年土星環消失時,透過望遠鏡發現兩年前所觀察到附屬在土星旁的東西消失,因此疑惑地寫下「土星吞噬了自己的孩子嗎?」
段皓元也補充,根據目前的理論,行星環系會演化,土星環未來某天有可能會真的消失,不過以電腦模擬的模型指出,行星環的質點若是從太陽系誕生之初就處於現在的狀態,則行星環應該早已消失不見,但實際狀況並非如此,因此也可以解釋人類對行星環的認識還有不足。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立天文館說明,土星環確切的成因不明,目前主要認為是太陽系當初形成時,未能成為恆星或行星的剩餘物質被類木行星捕捉,以及部分衛星陷入行星的「洛西極限」內,被行星強大的潮汐力扯碎,形成今天所見的行星環。
土星環消失原因 天文館解答
台北市立天文館助理研究員段皓元指出,所謂的土星環消失並非真的不見,而是在土星自轉軸、公轉軌道、黃道夾角等條件配合下,土星環剛好完全側向地球,也就是土星的春分或秋分時,寬達28萬公里,厚度僅約10公尺至1公里的壯觀光環看起來就像消失一樣,連大型望遠鏡也無法看到。
由於土星的公轉週期約30年,所以相隔約13至15年,在土星春、秋分前後便會出現這種奇景,在複雜的軌道相對運動下,有時會在兩年中連續出現3次,例如下次土星環消失就在2038年10月、2039年4月和7月各有一次。
土星環消失台灣看得到嗎?
段皓元解釋,近年的土星環消失僅有今年這一次,可惜土星在天空中剛好與太陽相近,只有白天才出現,在陽光的影響下難以觀察;此外歷史上第一個看到土星環消失的人可能是天文學家伽利略,他在1612年土星環消失時,透過望遠鏡發現兩年前所觀察到附屬在土星旁的東西消失,因此疑惑地寫下「土星吞噬了自己的孩子嗎?」
段皓元也補充,根據目前的理論,行星環系會演化,土星環未來某天有可能會真的消失,不過以電腦模擬的模型指出,行星環的質點若是從太陽系誕生之初就處於現在的狀態,則行星環應該早已消失不見,但實際狀況並非如此,因此也可以解釋人類對行星環的認識還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