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再度升級,關稅政策引發的報復行動讓全球經濟面臨巨大挑戰,新加坡作為貿易依賴型經濟體,無法倖免。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Gan Kim Yong)警告,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受損,貿易與投資流動受到影響,進而拖累經濟增長。從越南到新加坡,東南亞國家紛紛尋求應對策略,但若貿易戰加劇,區域乃至全球經濟恐將陷入更深的不確定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CNBC》報導,顏金勇指出,許多亞洲國家都在密切關注美國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政策。他強調,雖然並非所有亞洲國家會直接受到影響,但供應鏈的破壞將削弱全球貿易與投資活動,阻礙經濟增長。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自2018年以來,全球貿易增長已顯著放緩,主要由於貿易摩擦增加,使企業投資趨於保守,市場信心大幅下降。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貿易政策,成為全球電子產品、醫藥和石化產品的重要出口基地。根據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的統計,該國2023年出口總額達4,754億美元。儘管新加坡短期內受到的影響較為有限,但顏金勇在2月時表示,若貿易環境惡化,長期來看,新加坡的經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在東南亞,越南是最容易受到貿易戰波及的國家,因為越南的經濟高度依賴出口,尤其是美國和中國兩大市場。根據越南政府數據顯示,2023年越南出口總額約為3500億美元,如果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並且全球供應鏈重組,越南可能無法延續過去幾年的強勁增長。除越南之外,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等國也可能因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面臨投資放緩和市場波動的挑戰。

面對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亞洲國家正積極尋求降低對美中市場的依賴。新加坡與歐盟、日本等經濟體深化貿易合作,而越南則積極參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希望拓展更多市場,減少單一市場波動的風險。然而,若貿易戰持續升級,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將可能進一步放緩,各國經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