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GUE+桃園璞園領航猿球星盧峻翔在東亞超級聯賽(英語:East Asia Super League;縮寫:EASL)四強戰大放異彩,兩場比賽轟下44分,表現精采。他有志去挑戰更高層級的聯盟,而這一次東超也的確有中國大陸和日本的記者在觀察他。對此《NOWnews》詢問中、日兩國記者的意見,普遍都對於盧峻翔的打法和個性印象深刻,雖然不確定他是否具備站穩CBA或B.LEAGUE的能力,而且年紀也有點偏大,但都鼓勵他有機會可去嘗試看看。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盧峻翔有志挑戰旅外 西進還是東進?

盧峻翔在今年二月底的FIBA亞洲盃資格賽第三階段對菲律賓的比賽結束後,他就曾表態未來對於旅外的想法:「我不像庭謙、巴西他們有那麼好的條件,可以去旅外,想要去更高層級聯盟挑戰,只能透過東超。所以這次中華隊,我很希望能吸取經驗,這一場球對我來說很重要。」

而今天在東超賽後,他更是坦言自己一直想往更高層級比賽去挑戰,「東超讓我獲得很多經驗,也要謝謝球迷們,我的心中只有感謝。」可說他打國際賽和東超這種區域性聯賽的動力之一,就是尋求一個旅外舞台。

而目前台灣球員想要旅外,基本上就只有兩個方向:往東走去日本(B聯賽);往西走去中國大陸(CBA)。對此《NOWnews》也詢問兩位分別來自廣州以及琉球的中、日記者,詢問他們對盧峻翔的看法。

▲P.LEAGUE+桃園璞園領航猿球星盧峻翔在東亞超級聯賽四強戰大放異彩,兩場比賽轟下44分,表現精采。他有志去挑戰更高層級的聯盟,而這一次東超也的確有中國大陸和日本的記者在觀察他。(圖/東超聯賽提供)
▲P.LEAGUE+桃園璞園領航猿球星盧峻翔在東亞超級聯賽四強戰大放異彩,兩場比賽轟下44分,表現精采。他有志去挑戰更高層級的聯盟,而這一次東超也的確有中國大陸和日本的記者在觀察他。(圖/東超聯賽提供)
來自日本記者的意見

「在桃園璞園領航猿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球員當然是盧峻翔(Lu Chun-Hsiang)。他的突破能力與三分投射相當出色,最重要的是,他在場上積極尋找得分機會的態度令人敬佩。」該名琉球黃金國王的隨隊記者受訪時這樣說道。

他基本上會看每一場黃金國王的比賽,因此之前就有看過盧峻翔在東亞超級聯賽(EASL)小組賽的表現,但還是對於他能在東超四強這樣的大舞台上發揮得如此亮眼,感到驚艷。「他的身高是 6 呎 3 吋(約 190 公分)吧?我個人很希望能在 B.League 的亞洲外援名額中看到盧峻翔的身影,但現實來看,他能否適應 B.League 可能是50-50吧。」

該記者隨後也解釋了自己的看法,直言盧峻翔的實力雖然毋庸置疑,但在現行B.League的規則下,亞洲外援名額和日籍歸化球員名額只能擇一使用。「例如琉球黃金國王53號球員Alex Kirk和廣島蜻蜓15號球員Tshilidzi Kawata都是日籍歸化中鋒,而亞洲外援通常得與這類球員競爭名額,因此必須具備極強的得分能力。盧峻翔如果想在B.League立足,還需要進一步證明自己擁有更高水準的得分能力。」

但他隨後也鼓勵盧峻翔若真有心,可以嘗試看看,「就我個人而言,我真的希望盧峻翔能夠在B.LEAGUE打球!透過EASL這樣的亞洲國際賽事,讓各國球員彼此更加了解,也希望不僅是在國內,還能有更多球員獲得海外發展的機會。雖然總決賽還在進行中,但我個人真的希望盧峻翔能夠大放異彩,並帶領桃園璞園領航猿奪得EASL冠軍!我已經成為盧峻翔的粉絲了!」當然最終領航猿以些微之差遺憾輸球。

▲桃園璞園領航猿盧峻翔在東超冠軍賽關鍵時刻發生失誤。(圖/桃園璞園領航猿提供)
▲桃園璞園領航猿盧峻翔在東超冠軍賽關鍵時刻發生失誤,但瑕不掩瑜,他本屆東超四強表現出色。(圖/桃園璞園領航猿提供)
來自中國記者的意見

而另一名來自廣州的記者則說,「我覺得技術上還是有特色的,個性也不錯,能夠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過他是1997年出生,或許年齡上不是那麼理想,而且CBA這個賽季外援太多了。我覺得可以去一些有機會衝擊季後賽的球隊試試看,比如廣州隊(哈哈)。」

該名中國媒體認為,盧峻翔的風格有點像剛出道時的趙睿,打球夠硬、比較莽一些,也很有膽識。而且雖然CBA強度更高,但現在中國籃壇環境對於台灣球員來說是相對有利的。

「我覺得現在CBA各隊對於台灣球員都抱持著相當積極的態度。」該記者直言,盧峻翔若有心,無論如何都應該來試試看。

但他也坦言,要有面對挫折的心理準備,畢竟目前CBA 本土球員自己的上場時間都受到很大壓縮。CBA目前洋將採4節7人次輪替,前三節都可以使用雙外援。但政策上開放得很寬鬆,一場比賽可以登錄12名球員,其中可以4名外籍球員。

▲賽後盧峻翔受訪時帶著一些情緒,坦言這一場對自己信心幫助很大,因為打國際賽對自己來說是一個爭取旅外的舞台,很珍惜這些機會。(圖/中華籃協提供)
▲盧峻翔希望挑戰更高層級比賽,因此打國際賽對他來說是一個爭取旅外的舞台,很珍惜這些機會。(圖/中華籃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