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才子方大同於2025年2月21日離世,享年41歲,生前曾多次因「氣胸」住院,令各界痛心;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氣胸的復發機率高,「反覆氣胸」在20至40歲的年輕人中,常見原因與特定疾病或生活習慣相關,尤其是抽菸,會增加20倍的氣胸風險,許多劇烈運動包括「深潛」或「高空飛行」也要盡量避免。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方大同去年9月曾拍攝影片,提及自己因為生病,近期都處於閉關狀態,想不到昨(1)日,所屬公司賦音樂就聲明表示,「方大同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頑疾5年,於2025年2月21日早晨,平靜而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前往生命旅程的另一個領域」,令歌迷悲痛不已。

▲創作奇才方大同因病離世,享年41歲。(圖/方大同微博)
▲創作奇才方大同2025年2月21日因病離世,享年41歲。(圖/NOWnews社群中心製)
反覆氣胸有5原因 復發率達50%

醫師黃軒說明,20至40歲的年輕人 中,反覆發生氣胸主要有5種可能,分別是「原發性自發性氣胸」、「次發性自發性氣胸」、「遺傳與結締組織疾病」、「自體免疫與發炎性疾病」、「外傷與特殊因素」等。

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常見於瘦高的年輕男性,尤其20至30歲間,主要與「肺大疱破裂」有關,通常沒有明顯的慢性肺病,首次氣胸後,1至5年內復發率約30至50%,若發生兩次以上,復發機率會更高誘發因素包括「吸菸、高壓環境(如潛水、飛行)、劇烈運動或咳嗽。」

▲抽菸。(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 Pixabay )
▲醫師提醒,「吸菸」會增加氣胸風險20倍,尤其「瘦高的年輕男性」要特別注意。(示意圖/取自 Pixabay )
次發性自發性氣胸:和本就擁有的肺部疾病有關,包括「肺大疱病」、「淋巴管肌瘤病」、「朗格罕細胞組織增生症」、「結節性硬化症」等都有可能誘發氣胸,其中「朗格罕細胞組織增生症」與吸菸有關,常見於20至40歲的吸菸者,導致肺部結節與囊泡變化,容易反覆氣胸。

遺傳與結締組織疾病:當肺部罕見出現結締組織,肺泡壁就更容易破裂,黃軒表示,包括「Birt-Hogg-Dubé 症候群(BHD)」會導致肺部囊泡形成;「馬凡氏症候群」導致結締組織異常讓肺大疱形成;「Ehlers-Danlos症候群」等會讓結締組織脆弱,影響血管與肺泡結構,進而釀成氣胸。

▲一名男子胸痛被送急診,檢查出是雙側氣胸導致。(示意圖/圖非當事人,取自 PhotoAC )
▲若有反覆氣胸症狀,應做高解析度CT評估,或進行手術降低復發率。(示意圖/取自 PhotoAC )
自體免疫與發炎性疾病:像是「全身性硬化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關節炎」,都會影響血管與肺泡結構,導致氣胸機率提升。

外傷與特殊因素:黃軒強調,「吸菸」會增加氣胸風險20倍,尤其對有肺大疱或結構異常者影響更大;「劇烈運動或咳嗽」則可能導致已有肺大疱的患者發生氣胸;「飛行與潛水」也會因為壓力變化,誘發肺泡破裂、導致反覆氣胸。

黃軒提醒,如果已經發生兩次以上氣胸,建議做高解析度CT評估是否有肺部囊泡或結構異常,反覆性氣胸也可以考慮「胸腔鏡肺大疱切除術」或「胸膜固定術」 降低復發率;最後就是「避免高風險活動」,如吸菸、劇烈運動、深潛或高空飛行等。


※【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吸菸會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未滿20歲不得吸菸!
 

更多「方大同病逝」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