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憑藉著強而有力的國防建設與靈活外交策略,不僅在全球和平評比中名列前茅,更獲得國內民眾的廣泛支持。從連續提升的國際排名、日益龐大的國防預算,到兩年制徵兵制度的全民認同,新加坡已成功塑造出一個既安全又具備韌性的國家形象。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澳洲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 Peace)所推出的《全球和平指數》,這項自2008年起涵蓋163個國家、評估23項指標的研究,顯示冰島雖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最和平之國,但新加坡也在近年穩居前五名之列。台灣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指出,星國從2008年的第19名一路躍升,曾在2011年首次進入前10,隨後在2015年和2020年分別躍升至第6和第5,2024年更持續保持全球第5的位置,成為亞洲最安全的國家。

儘管當前並無迫在眉睫的外部威脅,新加坡政府仍堅持以強大的軍事防衛作為安全基石。在新加坡國防部大廳內,清楚標示著「以威懾與外交維護和平,必要時果斷回擊侵略」的使命宣言;而新加坡前外交部常任秘書比拉哈里(Bilahari Kausikan)認為,國防與外交是密不可分的雙翼,缺一不可。

童振源表示,自建國以來,新加坡大幅提高國防預算,從1969年的數億新幣起步,不斷擴充至2024年的超過200億新幣(約新台幣4340億元)。雖然隨著經濟成長,國防支出在政府總預算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防疫期間一度下滑後,又在2024年回升。軍費占GDP的比例也隨著時代進步,由70年代超過5%的高位,漸降至近年僅維持在2.7至2.8%的水平,彰顯出國家在經濟發展與國防投入間的穩健平衡。

區域上,新加坡的軍費支出更是高達155億美元(約新台幣4650億元),遠超過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與印尼等鄰國,這龐大的投入使其在東南亞擁有無可匹敵的威懾力,讓周邊國家不得不對其軍事實力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即使面對相對平靜的國際環境,兩年制國民服役制度仍獲得壓倒性支持。2022年的調查顯示,高達九成以上的受訪者認為服役能有效強化國防,而多數民眾更視之為對國家承諾的象徵,同時促進各族群間的理解與認同。這種全民國防的精神,正是新加坡穩居全球和平前列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