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諾羅病毒無情肆虐!台灣前線醫療量能再度受到考驗,不少醫療院所急診病床不夠用,醫護人員吃緊,整合醫學專科醫師姜冠宇無奈表示,台灣健保「鼓勵人消費醫療」,別的國家的住院治療都是「點到為止」,但在台灣分級醫療喊了10年卻沒有進展,急診床位要靈活運用,需要整體制度、甚至是病人的配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急診塞爆 減少醫療需求才是重點

面對近期急診的窘境,姜冠宇有感而發透過臉書指出,「分級醫療多少年前在喊,超過10年了吧,我們以為自己做到了一些什麼,結果到現在,看來仍然是一樣」;姜冠宇提及,各種措施一直優化醫療量能,但仍會不斷浮出更多的醫療需求,越來越多的需求與品質要求,但是越來越少的專業人力,是不可逆的情況。

▲彰基急診中心呼籲,勿因武漢肺炎疫情,而忽略到醫院看診與領藥,心血管疾病與武漢肺炎同等重要。(彰基急診資料照片 圖/記者陳雅芳翻攝,2020.02.01)
▲民眾對急診醫療的需求越來越高,導致醫療量能過載,急診人數爆滿。(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台灣健保「鼓勵消費醫療」 他國根本看不到

姜冠宇說明,以美國、英國等國家為例,急性住院病房住院天數大致是4至6天,都是台灣的一半,病人根本就一點都不喜歡住院,但在台灣,讓病人住院兩個禮拜,就算是很有效率的醫師,太快出院還可能會和病人起糾紛。

「台灣健保是鼓勵人消費醫療的」,姜冠宇表示,只要給病人的優惠多、讓病人很喜歡住院,就會擠壓到醫療業務的給付;如果頻繁往返急診、住院所產生的超額成本,是由「病人家庭」承擔的話,此時病人就寧可盡早回家,「這一切結果會很不一樣。」

▲健保,健保logo,診所,就醫。(圖/記者徐銘穗攝)
▲醫師直言,台灣健保「鼓勵人消費醫療」,別的國家不會出現頻繁住院、長期住院的情況。(示意圖/記者徐銘穗攝)
解放急診需轉嫁病人 台灣健辦不到

姜冠宇直言,人口老了,希望在醫院多住一點的病人和家屬,比例像是浪潮一樣升高,要床位更靈活運用,某種程度要轉嫁病人才做得到,但台灣健保做不到;此外,也不要覺得急診檢傷分流走「七成非緊急」就沒事,剩下的三成,就是所有急重症醫師耗掉九成上班時間的工作重點,只要「基數夠大」,就算是三成,一樣都是吃不消。

而針對急診現況,新光醫院感染科醫師黃建賢也提醒,目前醫院前線的醫療負擔極大,急診病床根本不夠用,「雖然說民眾出現症狀應及早就醫,但若是輕症或感冒初期症狀,建議民眾還是先前往診所查看狀況,真的有重症風險,診所也會轉介到大醫院,不要一心想往急診跑,協助社會醫療運作,儘早結束流感和諾羅病毒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