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是北部許多民眾上班、上課最仰賴的交通工具,每到尖峰時段總會擠得水洩不通。過去台北捷運也不斷向乘客們宣導,進入車廂後儘量往內部移動、把後背包改為手提,請勿倚靠車門並與車門保持適當的距離,因為這些「NG行為」,過去就曾直接影響全車乘客,必須得下車等待另一班車到來。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捷運公司近年來持續宣導,包含「進入車廂後儘量往內部移動」、「把後背包改為手提」、「請勿倚靠車門並與車門保持適當的距離」等三大搭乘須知,但許多乘客還是依舊堅持當「門神」,進入車廂後只願意待在車門旁,但這卻可能因此造成全車的困擾。

▲每當北捷車廂門被異物卡住,站長就會以百米奔跑的速度前往月臺,拿出「虎克船長」彎鉤造型的「異物排除工具」。(圖/台北捷運公司)
▲每當北捷車廂門被異物卡住,站長就會以百米奔跑的速度前往月臺,拿出「虎克船長」彎鉤造型的「異物排除工具」。(圖/台北捷運公司)
門神直接害慘全車乘客!捷運門遭驚人異物卡死

北捷公司指出,2024全年度北捷所有電聯車的開關門次數約3億8千餘萬次,而車廂開關異常案件數約百餘件,但其中有超過5成是「異物」卡在電聯車門縫隙造成。

最常見的是乘客背包上小吊飾及隨身物品,此外像是藍牙耳機、扣環、筆蓋、硬幣等,都容易滾入車門縫隙。當車門無法關閉的時候,警示音會持續發出提醒聲響,站長就會以百米奔跑的速度前往月臺,拿出「虎克船長」彎鉤造型的「異物排除工具」,盡力在列車停靠月台短短數十秒之內,將門溝中的異物取出。

不過若是異物太小或是卡得太深,「虎克船長」難以及時取出,或是車門仍無法關閉,只能先請車上全部旅客換乘下一班車,再把列車開回機廠,由維修人員拆解車門,需大費周章才能將異物取出。

▲最離譜的案例是在近期發生,當時中和新蘆線臺北橋站一部列車車門無法關閉,後續維修才發現是一支長約19公分的免洗筷卡入。(圖/台北捷運公司)
▲最離譜的案例是在近期發生,當時中和新蘆線臺北橋站一部列車車門無法關閉,後續維修才發現是一支長約19公分的免洗筷卡入。(圖/台北捷運公司)
最離譜的案例是在近期發生,當時中和新蘆線臺北橋站一部列車車門無法關閉,行控中心接獲行車專員通報,立即請站長前往月臺檢視,經現場處理後車門關閉,該部列車順利出發。不過後續維修人員檢修,才發現車門內左側門板底部與車門導槽間卡一支長約19公分的免洗筷,導致當下車門無法自動關閉。

因此北捷公司也再度呼籲,進入車廂後,儘量往內部移動,與車門保持適當的距離,並且把後背包改為手提,注意保管自身物品,以免延誤行程或是損失心愛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