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23日舉行的德國國會大選中,由保守派在野黨獲勝,保守派在野黨領袖梅爾茨有望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他誓言將幫助歐洲實現「真正獨立」,並著手籌組政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綜合路透社等外媒報導,現年69歲的梅爾茨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基督教社會黨聯盟(CDU/CSU),在23日舉行的全國大選中獲勝。梅爾茨在勝選後的發言中直指美國,批評華盛頓在選舉期間「極為無禮」的評論,甚至將其與來自俄羅斯的敵意干預相提並論。

梅爾茨表示,「我們正面臨來自兩方面的巨大壓力,因此我現在的絕對優先事項就是實現歐洲的團結。我們有能力讓歐洲團結起來。」

他補充稱,「我的絕對優先事項將是盡快強化歐洲,讓我們能夠逐步實現對美國的真正獨立。」

梅爾茨面臨聯合政府談判困境

不過梅爾茨將面臨臨複雜且冗長的聯合政府談判,因為極右翼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本次選舉中表現歷史性突出,取得第二高票,反映出德國選民對現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三黨執政聯盟的不滿。

本次選舉的選情激烈,期間發生了多起與移民背景人士有關的暴力事件。在選舉結果公布後,德國電視二台(ZDF)的預測顯示,CDU/CSU獲得28.5%選票,AfD則獲得20.5%,創下歷史新高。

較於上次選舉,AfD的支持率幾乎翻倍。德國另類選擇黨黨魁韋德爾(Alice Weidel)向支持者表示,「我們仍願意與他黨合作籌組政府」,並強調「下一次我們要拿下第一」。

▲德國另類選擇黨黨魁韋德爾(Alice Weidel)。(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德國另類選擇黨黨魁韋德爾(Alice Weidel)。(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主流政黨已表態不會與AfD合作,然而該黨卻獲得了美國知名人士的支持,其中包括科技億萬富翁、也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盟友的馬斯克(Elon Musk)。

儘管CDU/CSU成為國會最大黨,梅爾茨在聯合政府談判中仍不具備強勢談判籌碼。這次選舉結果為基民盟創下二戰後的第二差成績,使其在組建政府時面臨挑戰。

梅爾茨沒有任何政府執政經驗,卻將在歐洲最大經濟體正處於困境、社會因移民問題分裂,以及美國與俄羅斯、中國對立加劇的局勢下接掌德國。

為了在國會掌握過半局勢,他將須與另外一個或更多政黨合作,這可能會是蕭茲所屬的社會民主黨(SPD)。目前尚不確定梅爾茨是否需要與一個或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較小政黨的選情將影響國會席次分配,可能使組閣更為複雜。

如果最終形成三黨聯合政府,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政府施政效率,使德國在國際舞台上難以展現清晰的領導力。

本次選舉的投票率達到83%,為1990年德國統一以來的最高水平。男性選民更傾向支持右翼政黨,而女性選民則較多支持左翼政黨。

蕭茲將暫時擔任看守總理 德國政局未明

梅爾茨被視為強硬的經濟自由主義者,相較於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溫和保守派立場,他的政策立場更偏右,與梅克爾形成鮮明對比。

在對外政策上,梅爾茨有條件地支持向烏克蘭提供射程更遠的金牛座巡弋飛彈,這是蕭茲政府此前一直迴避的議題。他同時強調歐洲仍應牢牢扎根於北約體系。

本次選舉是在蕭茲領導的社民黨、綠黨和自由民主黨的執政聯盟於去年11月因預算紛爭瓦解後舉行的。

由於聯合政府談判可能持續數月,蕭茲將暫時擔任看守總理,這可能延遲德國經濟復甦政策的推行,該國經濟已連續兩年萎縮,企業正面臨全球競爭壓力。

此外,德國政局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歐洲整體局勢。川普近來揚言發動貿易戰,並試圖在歐洲缺席的情況下,加速推動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停火談判。這可能進一步削弱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