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21日聲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很快就會和美國簽署一項礦產協議,知情人士也透露,澤倫斯基已經妥協,最快或許數小時內就會簽字。有外媒報導稱,從現實角度考量,澤倫斯基確實應該盡快跟美國達成稀土相關協議,以免讓稀有礦產白白被侵略者搶走。
新加坡《聯合早報》一篇觀點文章分析,俄烏戰爭已持續約3年,烏克蘭儘管有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支持,仍無法驅逐俄軍,現在川普上台,美國做勢要拋棄烏克蘭,單方面與俄國進行停戰談判,若烏克蘭此時與美國簽署稀土協議,則可能產生一石多鳥的結果。
文章提到,目前世界探明的稀土元素共有17種,稀土是研發武器和軍事裝備的重要材料,開採技術、要求都十分嚴苛,而烏克蘭稀土礦藏價值高達2兆美元至7兆美元;其他資源如煤炭、鐵礦石等,價值估計也有14.8兆美元,超過70%資源位於東部的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俄佔區,兩地合稱頓巴斯地區。目前,俄國侵占和控制的烏克蘭42%金屬、33%的稀土資源、63%的煤礦、11%的石油、20%的天然氣,主要也位於頓巴斯地區。
作者認為,首先,美國可幫助烏克蘭促成停戰,長期保護烏克蘭,並可能幫助烏克蘭研發、製造開發稀土礦的技術,帶來經濟成長,盡快彌補因戰爭遭受的損失,也能還美國人情。如果烏克蘭與美國簽署資源協議,意味著美國必須確保這些被佔領的土地回歸烏克蘭,要麼透過談判讓俄軍離開,要麼美俄動手,由美國把俄國趕走,結果都是把烏克蘭從戰火中解救出來。
作者直言,一個公開或隱晦情況是,烏克蘭至今未能打敗侵略者,原因在於歐洲一些國家並非真心實意支持它,因為它們都害怕俄國的核武,但是美國不怕。現在,美國提出獲得稀土礦的要求,別說50%,就是要求60%或更多,烏克蘭都可以考慮與美國簽署協議,只要求一個條件,就是美國要派軍隊駐紮,一邊開採一邊保護烏克蘭。
此外,反對者認為,與美國簽訂協議是一種屈辱,甚至是殖民協議,作者則認為,這顯然是分不清主次和性質,因為若不同意美國請求,後果可能就是永遠失去被俄國佔領的土地,烏克蘭將永遠受到俄國威脅,早晚會被吞併。另一方面,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都會遵循一個古今中外都認可的原則:投桃報李。過去3年,美國是全球對烏克蘭援助最多的國家,根據美國總統川普說法,他希望烏克蘭能「平衡」華府近3758億美元的援助,即便川普的作法總是遵循交換利益,烏克蘭現在對美國的援助也應做些回報,這不算屈辱。
作者也強調,是要讓稀有礦產白白被侵略者搶劫,同時付出生命代價;或是把資產部分贈予曾幫助過自己,而且可能長期幫助自己的盟友,稍有頭腦的人都會做出正確選擇。畢竟,國家之間的合縱連橫,本質上就是利益的盤算、合計與謀取,今天在利益、道德和恐懼(安全)的算計下,美國願意繼續支持烏克蘭,只是要求得到一些回報,再想想那些「口惠而實不至」的歐洲國家,烏克蘭應當珍惜這個機會。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提到,目前世界探明的稀土元素共有17種,稀土是研發武器和軍事裝備的重要材料,開採技術、要求都十分嚴苛,而烏克蘭稀土礦藏價值高達2兆美元至7兆美元;其他資源如煤炭、鐵礦石等,價值估計也有14.8兆美元,超過70%資源位於東部的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俄佔區,兩地合稱頓巴斯地區。目前,俄國侵占和控制的烏克蘭42%金屬、33%的稀土資源、63%的煤礦、11%的石油、20%的天然氣,主要也位於頓巴斯地區。
作者認為,首先,美國可幫助烏克蘭促成停戰,長期保護烏克蘭,並可能幫助烏克蘭研發、製造開發稀土礦的技術,帶來經濟成長,盡快彌補因戰爭遭受的損失,也能還美國人情。如果烏克蘭與美國簽署資源協議,意味著美國必須確保這些被佔領的土地回歸烏克蘭,要麼透過談判讓俄軍離開,要麼美俄動手,由美國把俄國趕走,結果都是把烏克蘭從戰火中解救出來。
作者直言,一個公開或隱晦情況是,烏克蘭至今未能打敗侵略者,原因在於歐洲一些國家並非真心實意支持它,因為它們都害怕俄國的核武,但是美國不怕。現在,美國提出獲得稀土礦的要求,別說50%,就是要求60%或更多,烏克蘭都可以考慮與美國簽署協議,只要求一個條件,就是美國要派軍隊駐紮,一邊開採一邊保護烏克蘭。
此外,反對者認為,與美國簽訂協議是一種屈辱,甚至是殖民協議,作者則認為,這顯然是分不清主次和性質,因為若不同意美國請求,後果可能就是永遠失去被俄國佔領的土地,烏克蘭將永遠受到俄國威脅,早晚會被吞併。另一方面,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都會遵循一個古今中外都認可的原則:投桃報李。過去3年,美國是全球對烏克蘭援助最多的國家,根據美國總統川普說法,他希望烏克蘭能「平衡」華府近3758億美元的援助,即便川普的作法總是遵循交換利益,烏克蘭現在對美國的援助也應做些回報,這不算屈辱。
作者也強調,是要讓稀有礦產白白被侵略者搶劫,同時付出生命代價;或是把資產部分贈予曾幫助過自己,而且可能長期幫助自己的盟友,稍有頭腦的人都會做出正確選擇。畢竟,國家之間的合縱連橫,本質上就是利益的盤算、合計與謀取,今天在利益、道德和恐懼(安全)的算計下,美國願意繼續支持烏克蘭,只是要求得到一些回報,再想想那些「口惠而實不至」的歐洲國家,烏克蘭應當珍惜這個機會。
更多「俄烏戰爭風雲錄」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