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強度競爭的職業運動中,NBA球員一直在尋求有效且快速的復健方式,針灸因能緩解疼痛、放鬆肌肉並促進恢復,成為許多職業運動員的選擇。Shaquille O’Neal、Steve Nash、Jason Kidd、姚明等NBA球星皆曾透過針灸治療。祥寧中醫總院長廖昭銘指出:「運動員需要快速有效的治療,而針灸的神經傳導效果比吃止痛藥更快,能立刻緩解不適,這正是許多職業球員選擇中醫的原因。」針灸作為無副作用的物理治療,已成為頂級運動員的秘密武器。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灸提升身體狀態 連NBA球員都愛用

針灸起源於數千年前的中國醫學,透過在特定穴位插入細針來刺激神經系統,促進血液循環並減少發炎反應。這項技術在亞洲已經被廣泛應用,如今也受到西方職業運動界的高度關注。

許多NBA球隊早在數十年前就開始使用針灸,並且與物理治療、按摩等復健技術結合,形成綜合性的運動傷害處理方案。當球員在賽季中出現肌肉僵硬、關節發炎或軟組織受傷時,針灸可以幫助他們快速恢復,避免長期服用止痛藥對身體造成負擔。

祥寧中醫團隊總院長廖昭銘在受訪問時指出:「針灸是物理治療,不會涉及藥物問題,因此沒有禁藥的風險。運動員通常希望治療能夠立竿見影,而針灸的神經傳導效果比吃藥更快,這正是許多運動員選擇針灸的原因。」

針灸的效果深受多位 NBA 球星認可。例如Shaquille O’Neal在2002年因大腳趾受傷而接受針灸治療,他當時表示:「我會去做針灸,把問題解決掉。我一直是中醫的愛好者。」事實證明,這項治療確實幫助他減少疼痛,並成功幫助湖人完成三連霸。

2008 年,姚明在美國接受腳部手術後,特別回到中國尋求當地專家的幫助,並在復健過程中搭配針灸。他的醫療團隊雖然認為針灸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復健,但也一致認可其安全性與復健效果。

▲祥寧中醫總院長廖昭銘(前排左4)率領醫師團隊,守護國人健康,並強調台灣中醫應國際化,尤其中、西醫合併治療成效卓越。(圖/祥寧中醫提供)
▲祥寧中醫總院長廖昭銘(前排左4)率領醫師團隊,守護國人健康,並強調台灣中醫應國際化,尤其中、西醫合併治療成效卓越。(圖/祥寧中醫提供)
中醫 VS. 西醫 揭運動傷害治療思維差異

在 NBA 的高強度賽季中,任何能夠幫助球員加速恢復、減少疼痛或提升身體機能的方式都值得被考慮,而針灸顯然已經成為職業運動員康復計畫的一部分。除了針灸,中醫治療運動傷害的方式還包括拔罐、刮痧等,這些方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肌肉僵硬並減少發炎。由於這些技術屬於純物理治療,不會影響球員的藥檢結果,因此越來越多職業運動員開始將其納入日常恢復計畫。

廖昭銘指出,中醫與西醫在運動傷害治療上存在顯著的差異。西醫主要基於解剖學與動力學,透過手術或物理治療來修復受損組織,而中醫則更注重能量平衡與體質調理。

廖昭銘進一步解釋道:「一般的復健診所往往無法讓患者快速康復,因為它們僅針對受傷部位進行治療,而沒有考慮整體身體狀況。例如,當一個人身體虛弱時,即使進行復健,效果仍然有限。但中醫可以透過針灸與中藥來調整體質,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康復的效果。」

廖昭銘以汽車輪胎為例,「就像汽車輪胎沒氣了,你怎麼修理車子都沒用,還是跑不動。同樣的道理,身體失去平衡時,光靠物理復健是不夠的,必須透過中醫來調整氣血平衡。」

近年來,隨著全球運動科學的發展,許多國家開始重視中醫在運動醫學領域的應用,中華隊也聘請中醫師作為隨隊醫療團隊的一部分,負責針灸、拔罐等調理,確保運動員在比賽期間保持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