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以「1美分硬幣生產成本過高」為由,已指示財政部停止鑄造新的1美分硬幣,目前1美分硬幣製造成本已直逼3.7美分,且貨幣總額比重極低。美國學者們認為,在此政策下未來商家更可能選擇將產品標價「五入」而非「四捨」,但研究稱這會帶來「不會太嚴重」的輕微通膨。
根據美國財政部鑄幣局報告,目前1美分硬幣製造成本已直逼3.7美分,且已連續19年高於面額,這也導致美國政府每年額外支出近1.79億美元;川普對此就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美國長期以來都在用超過2美分的成本鑄造1美分硬幣,這太浪費了」,強調此舉是削減不必要浪費的一部分。
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目前全美約有1140億枚1美分硬幣在市場流通,佔貨幣總額比重極低,過去「取消1美分硬幣」的討論就已行之有年,如今在電子支付普及、現金使用率大幅降低等條件下,取消1美分硬幣幾乎不會對這些慣於行動支付或信用卡的消費者來說帶來任何變化。
經濟學者普遍認為,這項決策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影響,並指對消費者來說,真正影響微乎其微,經濟學家對此也借鑑加拿大經驗指出,受影響較大者多半是低收入族群,因為他們較常使用現金支付,且銀行存款或信用卡持有率較低。
加拿大自從取消現金交易總額改為四捨五入至最接近的5分錢。例如,總金額為2.98美元時,現金支付將調整為3美元,而2.97美元則降為2.95美元,這種改變對整體通膨影響輕微。
對此,美國麻州本特利大學(Bentley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古利(David Gulley)就分析,價格標示方式將會有所改變,如6.99美元的商品可能改為6.95或7美元,儘管零售商通常會選擇對自身更有利的方式「五入」進位,但總體而言不會對導致物價顯著上漲,對消費者的實際影響不大。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目前全美約有1140億枚1美分硬幣在市場流通,佔貨幣總額比重極低,過去「取消1美分硬幣」的討論就已行之有年,如今在電子支付普及、現金使用率大幅降低等條件下,取消1美分硬幣幾乎不會對這些慣於行動支付或信用卡的消費者來說帶來任何變化。
經濟學者普遍認為,這項決策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影響,並指對消費者來說,真正影響微乎其微,經濟學家對此也借鑑加拿大經驗指出,受影響較大者多半是低收入族群,因為他們較常使用現金支付,且銀行存款或信用卡持有率較低。
加拿大自從取消現金交易總額改為四捨五入至最接近的5分錢。例如,總金額為2.98美元時,現金支付將調整為3美元,而2.97美元則降為2.95美元,這種改變對整體通膨影響輕微。
對此,美國麻州本特利大學(Bentley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古利(David Gulley)就分析,價格標示方式將會有所改變,如6.99美元的商品可能改為6.95或7美元,儘管零售商通常會選擇對自身更有利的方式「五入」進位,但總體而言不會對導致物價顯著上漲,對消費者的實際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