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約40歲女性經期出血量大,近年幾乎每次月經來潮都要到急診輸血,導致血紅素濃度僅達常人一半,健康狀況差,經詳細檢查,發現長有子宮肌瘤達12公分,她卻不願治療,後竟因輸血過多,發生過敏反應,經搶救才保命;醫師說,子宮肌瘤為女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年滿35歲約25%罹患,但經評估需治療者仍應積極處理。
振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偉浩表示,由於目前尚無完整學說能解釋子宮肌瘤產生原因,一般認為是子宮的肌肉細胞過度增生,形成「一球球」的良性腫瘤,其依生長部位可分為肌壁內肌瘤、黏膜下肌瘤及韌帶內肌瘤等,常見引起症狀包括腹脹、經血量多、經期不正常和經痛等。
李偉浩指出,若經血量過多,卻長期不處理,恐形成慢性貧血,容易導致工作能力降低、情緒低落,嚴重貧血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
針對子宮肌瘤的影響,李偉浩說,其會佔據子宮空間,使子宮增大,當體積變大後,出血量也可能增加,進而影響子宮收縮排放經血的過程,經血恐排不乾淨,出血時間也會拉長;至於出血時間,將不一定侷限在經期,因子宮肌瘤造成子宮內膜不穩定,在非經期也可能出血,若有這些症狀者務必至婦產科檢查。
關於治療,李偉浩則說,當子宮肌瘤造成出血,通常會採用消炎、止痛和止血藥物,可減緩經痛,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量,也可採用口服避孕藥,透過外來的賀爾蒙調節經期,有助月經規則,也可控制出血量,但前述藥物均無法消除子宮肌瘤。
過去曾有口服黃體素接受體調整劑控制子宮肌瘤,但因可能影響肝臟功能,目前已經退出藥物市場。現在藥物治療則包含子宮內投藥系統、促黃體激素促效劑(俗稱停經針)能夠控制出血症狀。
李偉浩表示,確定有子宮肌瘤的患者,應注意自身經血量、有無經痛症狀,另需留意是否頻尿或便秘,這可能是子宮肌瘤壓迫鄰近器官導致;此外,子宮肌瘤的大小並非手術必要條件,大的子宮肌瘤也未必要手術,但若發生症狀請務必就醫,建議每3~6個月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才能即時掌握病情。
李偉浩也說,若要進行子宮肌瘤手術,選擇相當多,目前有子宮切除手術、肌瘤切除手術、熱消融手術、子宮鏡手術等,而昂貴的達文西手術近期也已納入健保給付,建議病人與醫師詳細討論,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手術方案。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偉浩指出,若經血量過多,卻長期不處理,恐形成慢性貧血,容易導致工作能力降低、情緒低落,嚴重貧血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
針對子宮肌瘤的影響,李偉浩說,其會佔據子宮空間,使子宮增大,當體積變大後,出血量也可能增加,進而影響子宮收縮排放經血的過程,經血恐排不乾淨,出血時間也會拉長;至於出血時間,將不一定侷限在經期,因子宮肌瘤造成子宮內膜不穩定,在非經期也可能出血,若有這些症狀者務必至婦產科檢查。
關於治療,李偉浩則說,當子宮肌瘤造成出血,通常會採用消炎、止痛和止血藥物,可減緩經痛,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量,也可採用口服避孕藥,透過外來的賀爾蒙調節經期,有助月經規則,也可控制出血量,但前述藥物均無法消除子宮肌瘤。
過去曾有口服黃體素接受體調整劑控制子宮肌瘤,但因可能影響肝臟功能,目前已經退出藥物市場。現在藥物治療則包含子宮內投藥系統、促黃體激素促效劑(俗稱停經針)能夠控制出血症狀。
李偉浩表示,確定有子宮肌瘤的患者,應注意自身經血量、有無經痛症狀,另需留意是否頻尿或便秘,這可能是子宮肌瘤壓迫鄰近器官導致;此外,子宮肌瘤的大小並非手術必要條件,大的子宮肌瘤也未必要手術,但若發生症狀請務必就醫,建議每3~6個月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才能即時掌握病情。
李偉浩也說,若要進行子宮肌瘤手術,選擇相當多,目前有子宮切除手術、肌瘤切除手術、熱消融手術、子宮鏡手術等,而昂貴的達文西手術近期也已納入健保給付,建議病人與醫師詳細討論,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手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