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葬、花葬都屬於環保葬的一種,在台灣行之有年,藝人大S徐熙媛因為流感併發肺炎逝世,家屬預計將大S採取樹葬,有殯葬業者稱樹葬骨灰不溶於土,2年後骨灰會被挖出來丟進焚化爐,引起熱議。對此《NOWnews》記者實際詢問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陳智豪反駁:「這種事情完全不可能。」同時他也觀察到,近年來環保葬逐漸被大眾接受,不少名人逝世像是「小鬼」黃鴻升、瓊瑤都選擇環保葬,從早期的個位數,到去年已經突破9000人次。
樹葬、花葬差別是什麼?環保葬的用意為何
樹葬、花葬都是屬於環保葬的一種方式,將火化後的骨灰研磨處理後納入土中,不作永久設施、不入塔、不立碑、不設墳,也不祭拜燒香。兩者唯一的差別僅在於種花或是樹木。
環保葬的目的都是減少土地占用、降低環境污染,並促進生態循環,讓萬物回歸自然。法鼓山率先施辦的「植存」也是環保葬的一環,需將骨灰再細磨處理,分裝入5小包環保紙袋後埋入地下,一段時日後分解回歸大自然,土地可重複利用。
環保葬逐漸被大眾接受,一年超過9000位
據了解,台北市自2003年在富德公墓開始試辦樹葬,2007年啟用詠愛園樹葬區,2013年有陽明山公墓臻善園花葬區,之後在2021年於富德、陽明山公墓啟用落羽之丘及擴大臻善園葬區。
根據統計,至2025年1月底,已經服務6萬3966位先行者,近年來每月受理案件約800件。副處長陳智豪告訴《NOWnews》記者,根據他近年觀察,環保葬已經逐漸被中、老年人接受,光去年就服務超過9000位人次的環保葬。
樹葬後2年會挖出送焚化爐?副處長:不可能
網路上有殯葬業者爆料,樹葬兩年後骨灰會被挖出來,陳智豪表示「完全不可能發生」,樹葬就是要讓骨灰與自然融為一體,不可能會再次挖出。是有聽聞很久以前,可能因爲土質問題出現骨灰結塊的狀況,但後來都有做過改進,骨灰主要成分基本上就是磷酸鈣,只要定期噴灑溶磷菌就能分解掉,大約1年半至2年就能逐步分解。
環保葬不立碑,該如何知道過世親人在哪裡?
陳智豪提到,環保葬最主要的精神是基於環保再利用,所以會是在骨灰分解之後將土地再循環使用,不立碑讓先人回歸到大自然,但只要輸入姓名還是可以查訊葬在哪個園區,可以前往該區進行緬懷。
🟡樹葬申請流程及埋藏方法
◾申請手續:先向臺北市殯葬處富德靈骨樓辦公室填寫申請書免費辦理,接著確認樹葬及灑葬日期,當日進行樹葬或灑葬。
◾埋葬方法:家屬將先人火化並經研磨處理的遺灰裝入環保容器(可自然分解、無毒),再將埋入穴位即可。進行樹葬儀式前,家屬須將親人骨灰先放入環保骨灰罐,帶到下葬地點。撥開樹葬區頂層的碎石片,以鏟挖開長寬各40公分,深約45至50公分的土穴,放入骨灰罐、獻上鮮花後,重新覆上土石,完成樹葬儀式。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樹葬、花葬都是屬於環保葬的一種方式,將火化後的骨灰研磨處理後納入土中,不作永久設施、不入塔、不立碑、不設墳,也不祭拜燒香。兩者唯一的差別僅在於種花或是樹木。
環保葬的目的都是減少土地占用、降低環境污染,並促進生態循環,讓萬物回歸自然。法鼓山率先施辦的「植存」也是環保葬的一環,需將骨灰再細磨處理,分裝入5小包環保紙袋後埋入地下,一段時日後分解回歸大自然,土地可重複利用。
環保葬逐漸被大眾接受,一年超過9000位
據了解,台北市自2003年在富德公墓開始試辦樹葬,2007年啟用詠愛園樹葬區,2013年有陽明山公墓臻善園花葬區,之後在2021年於富德、陽明山公墓啟用落羽之丘及擴大臻善園葬區。
根據統計,至2025年1月底,已經服務6萬3966位先行者,近年來每月受理案件約800件。副處長陳智豪告訴《NOWnews》記者,根據他近年觀察,環保葬已經逐漸被中、老年人接受,光去年就服務超過9000位人次的環保葬。
樹葬後2年會挖出送焚化爐?副處長:不可能
網路上有殯葬業者爆料,樹葬兩年後骨灰會被挖出來,陳智豪表示「完全不可能發生」,樹葬就是要讓骨灰與自然融為一體,不可能會再次挖出。是有聽聞很久以前,可能因爲土質問題出現骨灰結塊的狀況,但後來都有做過改進,骨灰主要成分基本上就是磷酸鈣,只要定期噴灑溶磷菌就能分解掉,大約1年半至2年就能逐步分解。
環保葬不立碑,該如何知道過世親人在哪裡?
陳智豪提到,環保葬最主要的精神是基於環保再利用,所以會是在骨灰分解之後將土地再循環使用,不立碑讓先人回歸到大自然,但只要輸入姓名還是可以查訊葬在哪個園區,可以前往該區進行緬懷。
🟡樹葬申請流程及埋藏方法
◾申請手續:先向臺北市殯葬處富德靈骨樓辦公室填寫申請書免費辦理,接著確認樹葬及灑葬日期,當日進行樹葬或灑葬。
◾埋葬方法:家屬將先人火化並經研磨處理的遺灰裝入環保容器(可自然分解、無毒),再將埋入穴位即可。進行樹葬儀式前,家屬須將親人骨灰先放入環保骨灰罐,帶到下葬地點。撥開樹葬區頂層的碎石片,以鏟挖開長寬各40公分,深約45至50公分的土穴,放入骨灰罐、獻上鮮花後,重新覆上土石,完成樹葬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