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後寒流一波接著一波,今(8)日甚至出現6.4度低溫。根據消防署最新統計顯示,從2月1日至2月8日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CHA)的民眾共計有54人,從2月1日至2月8日累積共415人,平均每天都有超過50人,雖無法判定是否為低溫所致,但根據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提醒:低溫會讓「沉默低血氧」加重,且如果是大白肺患者常常是用昏睡來表現而難以察覺,因而延誤送醫時機。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炎熱的夏天總是讓人輾轉難眠,對此國外睡眠專家分享幾招助眠的「降溫小撇步」。(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photoAC)
▲蘇一峰在臉書上提醒低溫會讓「沉默低血氧」加重,如果是大白肺患者常常是用昏睡來表現而難以察覺。(示意圖,圖/取自photoAC)
農歷年後的開工一週,寒流一波報到!今晨最低溫在新北石碇只有6.4度低溫,中央氣象署一早也針對全台21縣市發布「低溫特報」,各地高山也紛紛飄雪。預計明(10)日白天才會慢慢回溫。而從2月開始陸續出現的寒流,根據消防署最新統計顯示,昨(8)日獲報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CHA)共計有54人,從2月1日至2月8日累積共415人,雖無法判定是否為低溫影響所致,但根據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社群媒體發文提醒,低溫可能加重「沉默低血氧」的風險,特別是對於失智、中風或長期病患而言,可能難以察覺低血氧症狀,增加猝死風險。

血氧低於80卻不喘,可能用「昏睡」表達

蘇一峰在臉書上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有一名住在安養院,平時還能自理的失智長者,突然出現嗜睡且呼吸微弱,緊急送醫後發現血氧僅70%、體溫更低至32°C,雙肺呈現嚴重白化,也就是俗稱「大白肺」的情況,經急診醫師進行插管緊急救,但病人插管後心跳停止急救CPR。

因為低血氧致死的案例,民眾最常於新冠患者身上聽到,但蘇一峰醫師指出,「沉默低血氧」非僅見於新冠重症患者,血氧只有80卻不會喘的其實很多,在一般「大白肺」的案例中也經常發生。他強調,部分長者因腦部受損或神經退化,即使血氧嚴重下降,也不會出現喘不過氣等典型症狀,而是以「昏睡、反應遲鈍」等方式表現,導致家屬與照護人員難以及時察覺異狀。

▲蘇一峰醫師提醒,「大白肺」患者需要留意低溫帶來的低血氧,可能會用昏睡來表現。(圖/翻攝蘇一峰臉書)
▲蘇一峰醫師提醒,「大白肺」患者需要留意低溫帶來的低血氧,可能會用昏睡來表現。(圖/翻攝蘇一峰臉書)
低溫加重低血氧與猝死風險

蘇一峰提醒寒流來襲時,低溫不僅影響心肺功能,還會讓血紅素更不容易釋放氧氣,導致組織缺氧情況加重。長時間缺氧會引發器官衰竭,最終導致心跳停止。長者、心肺疾病患者以及長期臥床者,應特別注意低溫時的血氧變化,必要時可使用血氧機監測,並保持環境溫暖,避免寒冷天氣引發致命風險。